克里希那穆提吧
关注: 6,979 贴子: 89,424

清除幻觉,自由自在

  • 目录:
  • 其他生活话题
  • 10
    这是2004年的一本书,作者是周海林,现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秘书长。 在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中,作者深感‘可持续发展’并不是导向某种结果的概念, 而是维持一种‘人类适应自然’或‘’自然适应人类或两者结合之努力。 - 任何导向某种特定结果的过程都是不可持续的过程; ‘可持续’意味着某种人类认为‘是’或‘应该’的过程之维护, 意味着人类能够回避某些必然导致终结的过程。 - 所以,可持续发展应该是‘人类对自然适应能力’以及
    订餐号 10:32
  • 0
  • 29
    42本PDF格式的克里希那穆掉的著作,是这位20世纪世界最著名的心灵导师的全部著作合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我,赠送给大家。
  • 3
    联合国大会2015年9月25日第70/1号决议 - 人类   我们决心消除一切形式和表现的贫困与饥饿,让所有人平等和有尊严地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地球   我们决心阻止地球的退化,包括以可持续的方式进行消费和生产,管理地球的自然资源,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立即采取行动,使地球能够满足今世后代的需求。 繁荣   我们决心让所有的人都过上繁荣和充实的生活,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和技术进步。 和平   我
  • 68
    从16岁接触到克,那时每天苦苦挣扎着想改变自己(经历了从很重视成绩很享受优越感到不想成为分数的傀儡的心态转换,现实中从优等生到差生的下滑让我无所适从,也不怎么会处理人际关系,老师父母都对我很失望,一时间境遇变得很糟。这时想改的不是从世俗意义上提升自己,变得讨人喜欢。而是想改变懦弱害怕的个性,勇敢起来,不再为了考试提心吊胆,让自己不受人事操控的立住,有自己的主心骨)读到 如果你开始认识自我,但并不试图改
  • 1
    克所谓的实事求是 我们总说,观察者是在按照过去来反映当下的挑战 这是一个很书面的说法 观察者反应其实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反应,过去指的是一种情感模式、范式、解构 譬如说,有些所谓的“讨好者”性格的人,也可以是非常有“攻击性”的 因为当你和他们交往的时候,会感觉某个层面上被放在一个不恰当的位置上 就连他们自己也没意识到,下意识的时候自己套用的这个心理范式 譬如有些讨好者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去用如何迁就的态度去回应其
    订餐号 6-3
  • 51
    所谓的意识活动,是看不见的,它是透明的,不是形容的出的具体事相……当一个感受能够被识别为喜欢还是厌恶,说明意识知道这个感受。当一个人能够把一种叫不上名字的感受分解并再理解为“喜感和厌感”(我们称之为分别心)时,就是意识在发挥作用,这种挟裹“喜感和厌感”将事相扭曲后再显现出来的力量,就是意识活动的力量,而它本身是不会随着事相显现而显现在我们的认知观里的。 而叫不上名字的感受,说明意识还无法消化和接受
    订餐号 6-3
  • 0
    当一个东西重复出现时我识别出来,或者我将一个现象当成一个重复的东西来识别时,我就产生了“认识” 因为我被放在一个具体的事物的关系之间,我在一个躯体里,透过这种存在,我理解了我与食物的关系 ……………… 我看见一个吃的东西,我想要吃它, 我管方才这个我与食物的关系叫饥饿感,叫食欲,因为我认出了它重复出现,这时才存在所谓的“认知” ……………… 吃多了会发胖,我从食欲的概念出发,进一步理解“美德”,譬如无法控
    订餐号 5-29
  • 0
    《了凡四训》中,全以功名利禄为求善之目的。 最后才说: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齐其庶几乎?” 予于科名亦然。 指点功名利禄而为政行善,正是与人方便、离苦同乐的平常之道。 - 《坛经》有“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 - 克里希那穆提指出: 面对自己的困惑,理解自己的情绪、动机等念头,从而看清心念的全体而无碍。
  • 3
    在一个纯精神的层面,或者说相对于我们所在的世界而言,更加远离物质限制的位面 所有的事物都处于一个极度压缩的原始状态,类似于道生一的一的那种状态,纯粹的能量熔融一体。 然后整个宇宙就如同一个超级大脑一样开始构想,当它开始想的时候,它就开始“察觉”事情 当它开始“看见”事情,即意味着这些事情从“无”变成了“有”,也就是从潜在的能量变成显在的现象,从最初的萌芽最终将演变成其完全的形态,单纯的看着这一切的显现
  • 5
    The "should be" is a projection of thought —— That one does not like the way one is living, —— or it is painful, therefore one projects a concept of a better way of living and ideal, and conforming oneself to that ideal, and therefore conflict —— the actual and the ideal. —— which means we never face actually what is - right? Always moving away or escaping from actually observing the actuality.
    订餐号 5-24
  • 12
    自己看的并不多最多也就心烦或睡不着的时候听一听,看克是因为过去一段时间内心乱七八糟的想停也停不下来整天胡思乱想,虽然现在也是😖,偶然在网上看到了克,当时看克自己也没有听懂克或者自己也不在意,克说了什么自己只想让自己停下来不在乱想好像看完克的某个片段自己就变的不在乱想了可以和过去一样正常,自己从来没思考过胡思乱想是因为啥,导致自己后来错误的思维把克氏的话当成了某种咒语仿佛多听几遍多念几遍一切都可以
    订餐号 5-23
  • 2
    活在克氏的阴影中
    订餐号 5-23
  • 19
    五停心观。即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界分别观、数息观。它的作用是人一开始第七识的我执非常严重,需要用第六识分别心产生一些观想,反向熏陶第七识,以降低不自主的这种基于我执的心念的运作。 五停心观是见于声闻乘的一种修法。不净观对治贪,慈悲观对治嗔,因缘观对治痴,界分别观对治我见,数息是加强定力。这里必须说,第七识没有嗔,它是“贪痴慢+我见”,第六识里有嗔。 五停心观,其实真正实用的就是不净观和数息观。对普
  • 2
    取自般若之旅14节 用心聆听 在这一节的最后,克讨论了一种“抽象的危机感”。之所以叫抽象,是因为这种感觉和“有意识”、“中心化的体验”、“基于已知的分析习性”都无关。 阅读克的时候,透过那些字眼,抓住这种“抽象的一面”至关重要。 当我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我总是感觉他已经尽力试图用语言传达存在于抽象的另一面的某些事物。 ———————————————————— 苏:先生,我发现慈悲心和守静、打坐及任何经验都无
  • 0
    我们可以大致看到这样一个模型: 庞大的无意识领域,矗立着一小片领域,对这片领域我们这么形容它:在这里我们可以把任何外来的刺激(或说现实)转变为我们已经接受(或说已知)的东西。 所谓的【已知】,是指我们可以在其上保持【理性】的经验——这就是所谓的“有意识”。 如果我们想发现这个有意识是一个囚笼,分析的冲动是无效的。 但是这一点必须【经由实际的感悟发现】,而不能是所谓【接受】。 …………………… 所谓的有意识
    订餐号 5-9
  • 134
    关于克氏私生活的困惑
  • 3
    一、行相和定相 事相是由【基本感知单位】构成的,这些感知过程没有自知力,而当它们动起来时,即构成了【行相】,而立足于【行相】的意识现象由此看起来却仿佛是“有意识”的——实际上并没有一个游离在【相】以外的“观察者”。 举例之,一个人满脸怒气的看着你,接下来他迅速转身去厨房,连起来看时可能是他要拿凶器砍你,可实际情况有可能是他想起火没关。 同样的情况如果移动到情绪的内境里,那可能是一个模糊的意象紧接着另一
    订餐号 5-8
  • 22
    我们每天随时都处在信息的狂轰滥炸之下。 …… 总的来说,每一秒钟,区区一个大脑就要从各种感官中接收大约1100万比特的信息, 就像接入了一条全速传递信息的巨大光缆。 接收如此大量的信息我们却还能感到无聊,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订餐号 5-8
  • 16
    2016年3月15日, 美国谷歌公司的围棋对弈程序AlphaGo以五局四胜的成绩战胜世界围棋冠军韩国选手李世石。 这场比赛后,世界排名第一的棋手柯洁在网上说:“AlphaGo胜得了李世石,胜不了我。” 而2017年5月28日,棋手柯洁以0:3完败AlphaGo,彻底击碎了人类在这种复杂游戏中的尊严。 赛后,这位天才少年一度哽咽,在接受采访时柯洁感叹, AlphaGo太完美,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希望。 他流着眼泪说:“我们人类下了2 000年围棋,连门都没入。” 中国棋圣聂卫
  • 33
    宗教一般都有一个真实的源头,以及一些独立个体,基于自己成熟的神识,根据道统而做出的独立判断……即神圣的知识如今再这个位面已经腐化成什么样子了。 为了维持道统的存续,如何根据当代人们的所思所想,开发出一套“接引端口”。大多数时候是可以造成一定规模的影响,且这种影响会长期持续下去。这种影响和土著自己衍生的思想当然有一个本质的区别,那就是前者是一种刻意为之的有着明确“真相”内核的产物,后者则围绕“自我”
    订餐号 5-5
  • 41
    佛教教义一个最基本的核心意思,那就是身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命),其实是“第七识”对第八识摄取的法尘(精神层面的现实)的一种反应。而在我们这个身体里,第六识(意识)是第七识对身根所摄入之印象(物质层面的现实)的一种反应。 第八识是一个比照概念,一个身处意识领域的我们所无法察觉的位面,它摄取和察知所有的现象所形成的“印象”构成第七识的“现实”——我们无法直接理解这是什么意思,只能认为它是纯粹精神位面
  • 5
    只要人类的肌肉还是唯一的原动力,所有劳动率都会由新陈代谢需求 —— 食物和饲料的消化率、恒温生物体的基础代谢率与生长要求、肌肉的机械效率 —— 决定。 成年人做功的持续输出功率不超过100W。食物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不超过20%~25%。 …… 技术的传播已经使很大一部分人脱离了生产过程, 如今(在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帮助下),全球大规模的商品设计和生产只需一小部分劳动力。 …… 这一事实视为机器终将取代碳基生命的过程的一部分,是下
  • 41
    人类大脑包含复杂的机器装置,并由众多“资源”(resource)组成, 而每一种主要的情感状态的转变, 都是因为在激活一些资源的同时会关闭另外一些资源,这改变了大脑的运行方式。 所以,愤怒用攻击代替了谨慎,用敌意代替了同情。 只有当这些机器变得足够聪明,能够掩盖自己的种种缺点后,我们发明的系统才不会出现新的缺点。
  • 34
    (一)想 人在佛教体系的起点是【想】 佛教教义并未过多深入剖析它们,只是把【想】视为诸多概念中的一种,后期的佛教教义非常喜欢分类。树立名相仅仅是为了将某种活动和另一些活动做微妙区分,而不是在大量生活语言的案例中进行剖析。 【想】可以理解为能令感受复现的一种能力。但是【想】的机理是什么?怎么和生活语言结合,以至于将这个概念和自省时所使用的能够让人自我理解的表述结合起来? 克在这里做了很好的说明,在他看来
    订餐号 4-23
  • 9
    人一到群体中,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 勒庞《乌合之众》 前一段时间看了电影《浪潮》,今天再回想,仍是心有余悸。
  • 54
    Brockwood Park 1978 - Public Meetings - The movement of desire 1978.8.26 - Can I strip myself of the network of language? 英国 布洛克伍德公园 1978年讲话 —— 欲望的移动 言词编织出一张网 ,这张网就是‘我’,我能撕裂这张网吗? 这个讲话大概有90分钟,指明了很多要点,比如: 一个挑战:挑战现存的生活方式,带来一个变革,一种新生活。 一个志向:清明的头脑,最高的道义,从而,展现卓越的行动。 一个行动:并非发源于经验的、基于过去积累的知识的行动。 一个洞
  • 4
    以前听到人说“敏感”,好像有娇气、害怕、玻璃心、过敏之类的 敏感是什么? 感受到疲倦、发痒、痛苦,因而想瞌睡、避免、镇压? 敏感是什么? 感受到莫名的喜欢,因而想逃避? 敏感是什么? 感受到寂寞,因而想看书、找人聊天、看电影? 敏感是什么? 为什么不让突然冒出来感觉流淌?我在怕什么?
  • 77
    翻译,是有偏差的。 偏差的多少,受译者理解的深度和自身的局限而定; 译者的理解再深,境界再高,也无法把英文准确地翻译成中文。 所以,当我们看中译作品时,一定不要认为是克里希那穆提说的。 他可能会这么说,可是,他不会中文啊! 存疑,有一定的必要。 不是我们看不起译者,而是我们要同译者一道,共同理解作品中的真实。 真实,无关文字,不论是English, 还是中文。 文字,是沟通的一种方式; 沟通,不在言语之内;而在真实的关
  • 14
    抛砖引玉一下 希望诸公尽情讨论 畅所欲言 接下来我会贴一些克和别人对于轮回的论述和态度 并聊一下自己的倾向。
  • 7
    有没有克自己写的书啊,而不是基金会和其他人按演讲稿编的
  • 3
    克里希那穆提经常在他的作品中描述大地:她的丰饶、广袤和美。 他要求我们轻轻地在这片土地上,别破坏我们自身或这里的生态环境。 原句: He asked that we tread lightly on this earth without destroying ourselves or the environment.
  • 11
    意识是缺乏自我了解的。因为它全部的力量都用于呈现了它所要表达的对象。 意识抽离其自身所在的形式,即构成它自我了解的原始动力。 朋友们需要理解一件事——特别是那些喜欢猫追自己尾巴当追老鼠还不自觉的人。 你的注意力之所以在这,是因为它参与了意识的活动,其实这种注意力几乎是不能摆脱意识呈现其对象的这种活动从而独立存在的——换成更直接的话来讲,当你意识到某个事的时候,不是【自由的你】注意到了某个事,而仅仅是因
  • 18
    很多地方都有谈到【聚焦注意力】的问题。 我们传统文化中道教称之为【神】,譬如气随神走、神为精和气的妙用等说法。同时在人身上还有后天与先天两套【精气神相互转化】的机制。又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说法,是说其转化之妙在于质能的消耗要向先天之神返祖,生死都在其中。 很多地方谈到注意力的时候,主要是与【使用注意力的基本方式是聚焦】有关,就像用放大镜聚焦阳光一样,目的是为了产生明确的推动力和显现能力。这里必须提
    订餐号 4-5
  • 12
    本质就是书,但是区别在于,克的东西一开始肯定也是要用意识去读。 是字就得用意识,用意识就是用力。 到了一定阶段,当书中的意思展开后,读者差不多也应该理解了一些关键的点和它们的关系。 这时起码要明白,克本质上是反对所有“用力的方法”,譬如学个快速入静的方法,压制散乱的思想,或许找对了人,用对了劲,确实比一般人能更快的恢复安静,也就是自控能力加强了,就和掌握快速入睡的方法一样。或者练习瑜伽、呼吸法等等,你
    saxidu 4-1
  • 9
    我感觉总喜欢逃避: 你的唠叨,你的反对,我的痛苦,现实中的无常,我的厌恶… 都是我逃避的对象。 我喜欢一醉方休,不喜欢面对现实。 现实是我的困惑之处。 挑战是我的恐怖之地。 我逃不掉,却又不得不存在。 希望破灭了,剩下残缺的身体和支离破碎的意识。 如果我不喜欢你,我可以回避你; 可是如果我不喜欢现状,我又怎么回避现状呢?
  • 31
    一般来讲,说佛家是出世的,但实际上它的口气是非常入世的 譬如佛家谈苦说乐的,意味很明显。不过佛家的这个苦乐,和世俗掺杂了意念的苦乐还有很大不同。 佛家的苦乐可能说的就是受蕴里的苦乐,很单纯的东西。 不过谈起佛教来,其实大部分人只是知道个释迦族圣人,还有动不动就因天果地,一堆神鬼护法的大场面。还有它是印度舶来品。这么来说吧,据传,佛教传入中国是在汉朝。它为何传入中国呢?就和印度在20世纪不断往欧美复兴是一
  • 26
    原标题是 REGISTRATION, THE MOVEMENT OF MILLENNIA 千年记录 但是我认为 “永恒不止的机械活动” 可能更直白一些 第一个问题:没有语言的感受是什么?克的回答是,语言是意念表达自己的方式,是意念为了更具体的表达自己,从而进化出来的比肢体语言表达能力更强的产物。 接下来众人实验了一番,想搞清牵扯语言后,实际上发生了什么。譬如,是字眼创造了恐惧,还是说它作为一种中介(一种分类框架),使得新的刺激得以激活已经储存的经验。 (1)感
    云栾苁 3-27
  • 1
    衣服合体,即是修身。 以下意译自 《道德经》:名与身孰轻… 随时清楚: 想法不及身体厚实, 堆积货财不如积攒精气神, 患得患失,是病, 太爱惜某物,必然大费精神, 聚敛过度,必然损失惨重。 因此, 智慧遍及细末,则不会受辱; 智慧寂然明澈,则不会殆亡。 以此,惊惧警惕。
  • 14
    算了不聊了 一句话 判断老师只要看他对戒律的态度就可以了。 以戒为师 真实不虚。 你可以以任何头脑思辩 和巧言逻辑来指出戒律派的问题和缺点 但这却改变不了戒律为人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益处。 戒 就是不去做什么 当然了这个 做 不是“我”去做 因为借用第四道的话术说,就一个人完全机械自然地去成长,是没有能力去做任何事的,人只有“它”而没有“我” 我是透过恒常努力和来自一种有意识的痛苦 在煎熬摩擦中诞生的一个 比普通的状态更
  • 5
    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 如果规定统一的笛卡儿直角坐标系, 每个人的方位可由三个数来标示。 这三个数是可变的,由我们的行为来改变; 换句话说,我们有三个可活动的自由度。 三维物体可以投影在二维的平面上。 把一个物体投影在平面上,如同树影; 随着光源的变动,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如果我们把影子当成是真实的树, 就会觉得它变化多端,难以辨识。 很幸运,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 不会把树的影子当成树本身; 在三维空间中,有无穷的
  • 3
    Duration is as a line, Expansion as a Solid Duration has never two Parts together, Expansion altogether. 以上出自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 1
    譬如我们说【恐惧】,书中很多地方探讨过。 那么他们讨论的这个主题总是没头没尾的出现。 我们说简单一点。 【恐惧】从根本来讲是虚无的,或者说是人造出来的。——这里所说的【恐惧】就是读者第一眼看上去脑子里能想到的意义。但这个词的意义会随着讨论的进行而发生拓展,然而我们不能一上来就系统的区说明它,只能随着讨论的深入,才能利用这个概念,而扩充出其他角度上的内涵。 为何呢,克的东西需要好几个主题一起联合参照,才
  • 14
    很赞同这位吧友的话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