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56本来不想就此话题专门开一个帖子的,但近来看到天涯奇谈怪论越来越多,竟然有人貌似深思熟虑地发表高论:“苏轼诗放在唐代,也就是二流水平。”而且还
-
2朱刚的《苏轼十讲》可以配套看。 周文翰《孤星之旅》也喜欢,有内容,但不如李一冰。必竟李一冰是老一代,国学深厚。 王水照,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好书,值九分以上。 感谢学者们的作品
-
2
-
5如果遇到了问题 一定用心解决它
-
25665我觉得有必要开这样一个新帖,以防水贴太多。 以后可以在此帖提问题,聊天等等,无论什么话题。 欢迎灌水。
-
0
-
1喜欢苏轼,因为苏轼一生写了好多词。
-
1813二十五年后,也就是苏轼1000年诞辰。 我愿在苏子诞辰那日去眉山 今年我21岁,到了那时就是46岁了 有没有人愿意同往 在这里留个名字 让我们等这个漫长的二十五年
-
0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
1大神们都忙啥去了呢?
-
3
-
17我们现在的南方人很少有人知道自己祖先从哪里来的了
-
3苏轼说的那句“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自然风物本就内含全民财富的意义。 而景区把拍摄权给垄断起来,既与市场经济原则相冲突,也不符合人们的常识。 从本质上说,景区允许一些拍照业务进入,也并非不可。但核心的逻辑, 应当是鼓励这些常驻商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比如他们更清楚哪个角度、 机位更容易出片,现场配备更高级的设备等,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生存。但是,这些拍照业务不应该通过霸占市场、干扰游客来实
-
1
-
29目前比较多的是林语堂、王水照崔铭、,实在是不知道那本好一些,有达人推荐一下吗?
-
1
-
1大家比较下“出世入世”和“出仕入仕”,看看苏轼的追求用哪个合适?
-
6太长了,节选一部分: 权白孟德足下:辱书开示祸福,使之内杀子布,外擒刘备以自效。书辞勤款,若出至诚,虽三尺童子,亦晓然知利害所在矣。然仆怀固陋,敢略布。 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言以身托人,必择所安。孟德视仆,岂惜此尺寸之土者哉,特以公非所托故也。荀文若与公共起艰危,一旦劝公让九锡,意便憾,使卒忧死。矧仆与公有赤壁之隙,虽复尽释前憾,然岂敢必公不食斯言乎?今日归朝,一匹夫耳,何能为哉。纵
-
2如题,欢迎对此有兴趣的朋友进来交流
-
3苏轼有一个叫做章惇的朋友,他平日对苏轼很恭敬,两人关系非常要好。 但此人是个小人,很喜欢做墙头草,谁得势就依附谁,苏轼乌台诗案落难时,就是他落井下石,打压的苏轼一家。 王弗当时看到章惇的做派,便料定他是个小人,王弗时常劝苏轼远离他,苏轼不听,后来章惇果然和苏轼反目成仇。
-
2陈匪石先生《宋词举》评此词,实获我心。他在引述张惠言、谭献之说后说: 此常州派比兴说,亦从东坡〔西江月〕“把盏凄然北望”及〔水调歌头〕“玉宇”“琼楼”之句联想而及者。若就词论词,则黄山谷谓“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人语”者,最为得之。首句写景,已一片幽静气象。次句写时,更觉万籁无声,纤尘不到。“幽人”身分境地,烘托已尽。然后说出“独往来”之“幽人”。“见”上着一“谁”字,更为上两句及下“孤”字出力。至
-
26苏东坡屡遭贬谪,为啥不辞官呢?
-
0
-
1感觉苏轼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除了被迫害,与当了门下侍郎、尚书右丞的弟弟苏辙相比。其真正政见不是很多材料。与高层更多的是个人往来和文学共赏,我的学习少了,不知道有哪些材料反应了苏轼一以贯之的中心政见有没有
-
0最后有没有一起回到河南??想知道呢?
-
3宋时的黄州,有钱人都吃羊肉,猪肉反而很便宜。但你看苏轼的这篇《猪肉颂》,‘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完全是捡便宜的感觉,他说你看好东西他们不会做,但他找到了解决的方案,慢慢文火细炖。这是由衷的快乐,如果他没有对于痛苦的超越,他会关心猪肉该怎么做吗?所以,无论是东坡肉还是东坡羹,表现的不是苏轼作为吃货的修养,而是他超越痛苦的智慧……“东坡肉”到“东坡羹”,再到苏轼于贬
-
9
-
2
-
1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该是他所处的时代的无上骄傲,他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地珍惜他,虔诚地仰望他,总不愿意去找他的麻烦吧?事实恰恰相反,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中国世俗社会的机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愿意播扬和轰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他、榨取他、引诱他,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却把他视为异类,迟早会排拒他、糟践他、毁坏他。起哄式的传扬,转化为起哄式的贬损,两种起
-
109
-
0
-
2李隆基经过先天政变一役,诛杀包括武系残余势力在内的睿宗、太平公主派系朝臣,逼迫太上皇睿宗交出全部皇权,赐太平公主自尽。武系朝臣势力最终覆灭,玄宗李隆基掌握绝对权力。随后,玄宗下诏废黜武则天父母武士彟、杨氏的孝明高皇帝、孝明高皇后称号,回到高宗咸亨年间对其太原王、王妃的政治定位;再次废除昊陵、顺陵称号,降为太原王、王妃墓。对于祖母武则天,玄宗亦是毫不留情,将其“天后圣帝”的尊号一路贬降为“则天大圣皇
-
0宋朝中央将西北防务分为鄜延、环庆、泾原、秦凤四路,以庞籍、范仲淹、王沿、韩琦分知四路帅府所在的延州、庆州、渭州和秦州,各兼本路马步军都部署。兵分四路,防地分明,但正如欧阳修所指出“军无统制,分散支离,分多为寡,兵法所忌”,并不能改变“常战而常败”的局面。 而范仲淹在对西夏和战问题上的战略思想日渐为仁宗所接受,这一方针集中体现在庆历二年正月他给仁宗的奏议中。他认为:对西夏应以有效防务为出发点,具体原
-
0宋朝历史上真可谓是首屈一指的,可以开列一长串名单:政治上被称为名臣的就有吕夷简、范仲淹、鲁宗道、薛奎、蔡齐、陈尧佐、韩亿、杜衍、庞籍、吴育、王尧臣、包拯、范祥、孔道辅、余靖、胡宿、田况、王素、韩琦、富弼、文彦博、种世衡、狄青、王德用等;活跃在神宗、哲宗乃至徽宗前期的赵槩、吴奎、张方平、唐介、赵抃、吕诲、范镇、曾公亮、王安石、司马光、吕公著、吕公弼、吕大防、吕惠卿、曾布、章惇、韩绛、韩维、韩忠彦、傅
-
0
-
0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
-
0执政苏辙列举了汉昭帝罢去武帝晚年苛政等例子,对李清臣的策论题表示不同意见。哲宗对苏辙将神宗比武帝勃然大怒,范纯仁从容劝谏道:“苏辙的比喻并没有谤意,对大臣不能像呵斥奴仆一样。”但苏辙终于出知州郡。接着,吕大防与范纯仁也先后罢相,但这还是较温和的宰执替换。 四月,谏官张商英因元祐时没能受到重用而积怨在心,开始猛烈抨击司马光、文彦博误国,甚至把高太后比为吕后与武则天。她挑动哲宗,希望他无忘元祐时。当时
-
24请问苏东坡传哪个版本最好?
-
1哲宗也是一个相当情绪化的君主,对已故司马光、吕公著等人实行了追贬、夺恩封等办法(对死者追施打击,应是中国封建政治的一大特色),其后代也遭到贬黜(株连亲属,同为中国封建政治的一大特色),在世的元祐大臣几乎都远贬到岭南。 绍圣绍述使积重难返的北宋后期政治雪上加霜,王夫之认为,直接导致“善类空,国事乱,宗社亦繇以倾”。北宋灭亡固然还有外敌因素,但就内政而言,元祐是一次折腾,绍圣是一次更大的折腾,其后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