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
-
1
-
1父母带我们来到世界,亲人给我们亲情,朋友给我们友情,老师给我们知识,农民给我们食物,平整干净的马路,商场卖店的货源,手里的手机,驿站的快递这些看似平常的事,其实都是其它生命的帮助与馈赠。带盲人走路的导盲犬,地震废墟中搜索生命的搜救犬,每一个生命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甚至每一缕阳光,每一滴雨水,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在默默的点缀着这个世界。地球美好。生命可敬。 请珍惜所有生命(包括自
-
4前一段日子修偏了,习武有些走火入魔,搞出些不好的事,倒霉的事,还有个原因,记数器坏了,然后就没有天天念佛,同时又得了点病,旧病复发。 现在这些都过去了,唯一就是这点病有点难搞,需要种特殊的药,以在老家,路途遥远。这点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搞不好会要人命。 最直接倒致的就是晚上做噩梦,做一些暗示死亡的梦,不吉祥的梦,比如回顾这一生经历不容易,醒来后身上也不舒服。 我知道这病,不好治,但身在异地,各种不方便
-
25
-
3你有问题可以在这里问!
-
38最近在练数息观,一个周就遗精了2次,是哪里出问题了?
-
4打坐时心生杂念,观息无用。 后来在觉知有杂念的一瞬间,把注意力全部放在觉知上,而不是杂念上,杂念自然消失。 但久坐之后头痛欲裂,有没有什么简单的平息杂念的方法,观息更像是一种对抗方法。
-
539
-
33
-
10
-
1诸法不离心,禅定中的境界也是不离心,那么禅定所见与日常散乱心所见的外境也没本质区别。所以想要见性,并不用修禅定?
-
0独头意识(4种独头:梦中、定中等)所见的与日常散乱心所见的,有什么不同?万物实,独头所见虚?为何有这种区别?
-
25无意看到有人说全身麻醉后的体验,查了一下,貌似都是没有任何意识的,那灵魂也被麻醉了吗。一个人入定了然后进行麻醉,我觉得可以证实意识是否可以独立于肉体存在。
-
133这两天吧里热议佛性和六识自性的关系,大家普遍认为能见之性、能闻之性等六识自性就是佛性;甚至,更有同修进一步认为:六识自性就是“真我”。有这种认识很正常,因为很多大师们也是这么讲的。 这种见解,其实值得商榷。 为啥要讨论这个问题呢? 因为这个问题认识错了,往往会认假作真,会在错误的认知下误以为已经证得真如、证得佛性。如果对外讲出来,就在有意无意间犯了未证言证的大妄语,误人误己。 因此,俺还是要讲讲这些大
-
9哈哈,如果没见过菩萨,就更不用提什么菩萨的快乐是名何等了。 菩萨的快乐是什么?菩萨们的秘密就是都有个小黑屋,菩萨的快乐就是,乘坐着愿望满世跑,到处抓心,抓来放小黑屋子里,关着这些心,从来不开门。没事时,还喜欢把手伸进去,揪着喜欢的玩! 哎嘛,我的天!
-
0可怜众生盲目迷信确少善知识引导不知出离生死苦海,不知乐修正法出离三界,自迷迷他罪过无量,引导众生挂念着急,何谈功德,业障缠身一身的病
-
1“早上六点起床,在院子里行般舟。行般舟不像跑香,一定要慢。一只脚完全踏地,另一只脚再起。开始不妨将意念放在腿脚,心脚合一,等腿脚发热后,再收回来,轻轻守心轮,空灵觉照,心念专一。这样行走一会儿后,腿脚、身体就仿佛不是自己的了。其实走着入禅定也是很快很舒适的。” 杨宁老师《四十九天闭关日记》 三月十五日 (老师讲述行般舟方法)
-
5当年,六耳和悟空因为都要到西天取经,而闹到了如来那里。 谁问,您当年是悟空,还是当年是六耳呢? 斗战胜佛如来说:我不是悟空,也不是六耳。 那您是? 如来说:我只是那次斗战中的胜利者。
-
2就是心安宁。不乱动。
-
7说一下感受,今天是禅定的第一天,时间是半个小时感受着自己的呼吸,能感受到心脏的跳动,周围的有一点点的嘈杂声,开始能听到,中间有一段时间突然感受不到那种嘈杂的声音,感觉时间就像静止了一般,不过感觉没多长时间又能听到周围的那些嘈杂声了,而且脑袋里会不由自主的想一些东西,请问一下需要注意什么呢,恳请各位帮忙解惑。
-
0专注呼吸,感受心脏跳动的声音,但还会被打扰,有一种不上不下的感觉,求解惑
-
0想问问要如何学习!
-
0
-
0
-
3
-
2每看到善信们虔诚的双手合十恭敬礼拜诸佛菩萨,虔诚的恭敬供养佛寺道场,都感觉他们的虔诚心在遭受践踏,居士们成了呼来唤去的仆人,佛法沉没,使众生失去了依怙,众生普遍没有道心,只知求人天福报,而他们也是被引导各种求取,严重违背了佛法的真实利益,也低估了那些年自己潜心的修持,总认为出家人比我们在家人更有道心更加懂得修持佛法,出离生死心更重,贪嗔痴也会少很多其实不然,当然也有非常注重修持精进修行持戒精严的高
-
17如果有,末学在这里请教各位先行者,初禅的体验感受以及欲界定到初禅的心得要领,不要搬网上的理论禅支等解释,是自己的亲证感受,还有进入初禅后能和初禅天的众生交流吗,能跟初禅天众生一样自由自在观察下界吗,求解答
-
5练习禅修的时候除了看到光团以外,还感觉头脑清晰精神舒服,不知道这是什么境界。还是说看到白色的光团是四禅八定的境界?
-
15上个帖子“念佛入定真是快乐呀”被系统删了 ,不过我的试验也正好完结了,试验结果就是那种专注的念佛法并非完美,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必须要入定,出定。(当然这里的出入定并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出入定),出定以后还和平时一样,没有修为的增进,烦恼没有明显减少。 二。一但身体状态不好就无法入定,这种情况出现了两三次。这其中原因经过我的思考可能和进入定境时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的气息充足与否有关。1,首先说心理状
-
8
-
3
-
26淫心非常之重,该如何对治
-
44经众同修合力汇编,Taiguanglin著作《坐禅》己正式发布,电子版书籍百度下载链接:http://pan.baidu.com/s/1eQGNcHW(内含pdfwordtif等版本,可在手机电脑下载阅读,同时可以打印出来阅读)同时电子版本书籍上传于QQ群178818909,文件名为《坐禅-最终版(1).zip》内容包括:封面,正文,正文(包括医学注解),各同修可根据需要选择下载。感恩编书全体成员:老林3985,法云性空,茜茜,tiaotiaoqi,花容月貌ing。
-
12我是用数息法打坐的,但是每次打坐数息都会出现数错数的现象,而且老是会被散乱杂念打断数息,请问这该怎么克服?
-
40而且她的神通不是那种可以通过唬人办到的,而是真的可以隐身,分身,飞行,穿墙。大家相信不相信
-
12修佛你修到明心见性,当然会有喜悦,但更多的是一种舍受,你观察世间、观察三界,你看那个佛像,的眼睛,给你的感觉,就是佛观察三界的感觉。(估计是三界缘起,过于复杂,就连佛也要花费心力),所以你想想看,修佛修了三大阿僧祇劫,好像从没有过快乐的感受。都是度众生,修智慧。修仙好像大不一样,在佛眼中仙也在轮回之中,但仙好像了知了宇宙创生、三界运转的奥秘,道德阴阳衍生万物,这个道好像与佛的般若不是一回事,突然对
-
67发现有些人瞎想瞎猜,这是不对的。 就本人而言,二十年间一直在研学佛经,以经典为师。 未法时代,明师难觅。在缺乏明师的情况下,如果你有一定的慧根,经典就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选择。本人也认为自己受益匪浅。
-
23
-
36问题简单吗?
-
7刚开始练习禅定嘴巴上火,喉咙干,是怎么回事,望各位同修指教
-
26
-
6六妙法简说 作者:圆觉光居士 六妙门,是止观禅修最基本的方法,最早由天台宗所建立,是天台智者大师综合当时佛门禅修的方法总结而成。出自智者大师的《六妙法门》。此六妙门即是指:数息、随息、止、观、还、净。依智者大师于《六妙法门》中所言“若于欲界中。巧行六法。第六净心成就。即发三乘无漏。”欲界中人,如果能巧运六法,到了第六净法的成就,就可以发明三乘无漏真智。此中妙,指涅槃解脱之妙。《法界次第》云:“妙名涅
-
3觉得身体里面好像有气动,呼吸变得轻松顺畅,身体上的不适好像都消失了,之后身体发热足部微凉。 这算是入定还是入魔了?求教
-
6之前打坐的时候莫名其妙看见了一个从来没见过的画面,意识很清醒,眼前就只有这个画面,而且非常非常的细节。感觉眼睛快闭不上的那种,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