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1、找不准 把非核心概念作为核心概念,列了一大堆。 2、太繁杂 解释过于复杂。界定核心概念的目的是说清楚这个词在论文中的意思,但有些论文的核心概念解释,读者不看还大概知道它的意思,一看反而云里雾里懵掉了。 3、不严谨 表述随意,开题报告与学位论文都是学术写作,不是日常闲聊,不能想当然地写。还有用词不规范,语句经不起推敲。 #论文#
-
01、不扣题 即文献叙述部分很多文献与研究主题基本没有关系,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清楚作者出于何种考虑将其放了进去。文献述评也要紧扣研究主题,不是把与论文主题关系不大的文献堆在一起就完事了。 2、文献陈旧 有些开题报告对相关文献一定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什么问题都要自盘古开天地说起,大部分文献是10年之前甚至更久远的。不能说这些文献没有一点学术参考价值,但参考价值不大,应更多查阅新近研究成果。 3、逻辑混乱 逻辑
-
01、胡乱写 可能有同学不清楚研究意义是什么、怎么写,但开题报告中又要求写,会出现表述不规范和不扣题的问题。 2、提炼不够 提炼不够的典型表现是没有标题,没有段首句,全是大段大段的文字。建议要么提炼出几个小标题并展开论述,要么给出段首句,以方便读者阅读。 3、理论意义牵强 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同时具有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意义,可能有导师要求从理论、实践两方面来写,也可能有同学以为必须这样写,于是就出现很牵强的理
-
01、写成了选题缘由 问题提出、选题缘由两者的表述不同,意思也不一样。问题提出指要做什么事是个什么事,选题缘由指为什么要做这个事。两者的写法不同。问题提出即提出问题,把所要研究的问题说清楚;选题缘由论述的是研究的理由或必要性。 2、离题太远 离题太远即严重偏离论文主题。建议先想清楚自己要写的是问题提出还是研究缘起,然后按照各自的写法、紧扣研究主题来写。 #论文#
-
01、研究重点 重点是研究中最重要的内容,在整个研究论文中居于核心地位。 2、研究难点 难点是研究中相对苦难的部分。如果研究所需部分材料具有一定保密性,收集起来是比较困难,材料收集就是研究难点。 3、拟创新之处 创新是论文研究与现有研究相比,有意义、有价值的不同之处,可考虑新理论、新方法、新资料、新视角、新观点、新思路、新的问题解决策略等。 #论文#
-
0论文框架即论文的章节结构,一般写到四级标题,即章、节和节内的一级二级标题,对论文框架的要求是完整、合理、扣题。 1、完整 完整是指要有导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1)导论。也叫绪论、引论,其作用在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要交待清研究问题、该问题产生的背景、研究该问题有什么意义、采用什么方法、按照什么思路进行研究等。开题报告略修改(如修改文献述评内容、删除研究计划等)就成为论文的导论。 (2) 本论。是学位论文的主体
-
0研究内容是根据研究目标分出来的若干部分。研究内容需要围绕研究目标来设计,要能够达成研究目标、解决研究问题。研究内容之间要有逻辑关系、层次分明、逐步深入。 研究内容、论文题目、研究目标的关系是:围绕题目设计目标、围绕目标分解内容。 #论文##论文查重#
-
0
-
0研究思路即思考的条理脉络,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说清楚如何展开研究,要让读者明白你的研究从哪入手,展开路线是什么,最后得到什么结果。为了使研究思路的表述更清晰,建议使用标识性语言,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 #论文#
-
01、要有限。学位论文通常围绕一个问题展开研究,通常不会或不能实现太多目标。目标太多,既可能难以实现,也可能给读者以抓不住重点的不良印象。 2、要与研究内容相呼应。研究目标要能统领整个研究,并与研究内容相呼应。 #论文查重##论文#
-
0研究目标是通过论文研究想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或效果,常用一两句话表达。它是论文题目的具体化,是对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既可以分条写,也可以用一段话说明。 1、研究目标分条写。可以将研究目标分解为几个(一般两到三个,不会太多)阶段性目标。 2、研究目标用一段话说明。用一句话概括研究目标:(1)是研究路径,即怎么做;(2)是具体目标,即这项研究完成后所取得的结果;(3)是长远目标,可以把它看作是对为什么要实现具体目
-
0结构一: 一、引言 (1)选题背景 (2)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文献述评 三、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四、研究材料、方法与手段 五、研究条件 六、预期成果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结构二: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文献述评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六、研究内容与框架 七、研究计划 八、参考文献 结构三: 一、选题背景及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述评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五、研究方案 (1)研究目的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
-
0开题的意义在于向专家汇报学位论文工作的准备情况,请专家帮助判断选慧是否有价值、问题是否明确、思路是否清晰、方法是否得当、论证是否有缺陷等提出意见与建议,以达到进一步明确研究问题、理清研究思路等目的。 当然,选题与开题报告是得到导师认可的,但导师各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专长,不见得对学生的论文选题都非常熟悉。以笔者为例,研究局限于高等教育领域,但也带有教育管理专业的学生,如果学生研究基础教育管理问题,笔
-
01、引用文献要忠实于原文献 2、忌流水账式罗列文献 3、所有文献要与论文联系紧密 4、文献评价与论文主题关系紧密 5、尽量不转引 6、避免文献陈旧 7、使用学术语言 #论文#
-
0#论文# 1、前言 前言的作用在于让读者对文献述评有个总体把握。 学术论文形式的文献述评的前言通常分三个层次来写。首先,引入并介绍述评主题。其次,简要交待相关研究情况。最后,说明文本的写作构想。 (学位论文中文献述评的前言部分只用写后两者即可,因为述评主题就是论文的研究主题,在这文献述评之前已有交待。) 2、主体 主体部分是对相关文献的叙述,需要将文献按一定方式组织起来,而不是毫无章法地罗列,常见叙述方式如下
-
0
-
01、把握相关研究的状况 围绕论文主题进行了大量文献阅读之后,你可能认为自己对相关研究状况已有了解,但此时的了解还处于比较零散、不很系统的状态,而学位论文的研究与写作则要求你对相关研究要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要弄清楚围绕这一主题,相关研究都从哪些方面入手、采用了什么方法、提出了哪些观点、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哪些问题尚未解决等,这就需要按照一定的结构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这是文献叙述部
-
01、仅抄书 很多同学的阅读笔记习惯与做法还是停留在作文写作阶段的记录好词好句好段落上。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可能是之前写作在笔记本上,而现在则是输入到电脑里。 2、有思考 这比之前一种有进步,阅读过程中尝试与作者进行交流,能够对作者的观点进行或赞同、或反对的思考。 3、有思考、理思路 即以问题为中心、将文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梳理出作者的论证分析思路。 4、有思考、理思路并尝试与作者对话 这种阅读笔记是在读
-
0
-
0文献评述更常用的表达是“文献综述”,也有用“国内外研究进展”“相关研究述评”的。 文献评述指围绕某一主题全面收集、阅读大量文献后,经过分析归纳,对相关研究已取得成果、所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研究趋势等进行的系统、全面的叙述与评论。 #论文#
-
0首先,论文都是上传到论文查重系统进行检测的。中级工程师的职称论文查重率一般要求不得超过30%,评定高级工程师的职称论文查重率则一般不能超过20%。如果职称论文要发表到核心期刊,那工程师的职称论文查重率就要在8%~15%以内才算通过。这个是根据所申请的职称级别来定的。要评定初级和中级职称的作者在撰写论文的时候发挥自己平常的水平即可。一般情况下职称级别比较低的要求也没有那么严格,而高级职称是职称中级别最高的#论文#,那
-
0
-
01、阅读面不要太宽、太散 要紧紧围绕论文主题进行阅读。按照与论文主题的相关度,可以把文献分为三类: (1)核心文献,与论文研究主题直接相关。 (2) 相关文献,与研究主题有关系但不直接。 (3) 背景文献,文献主题与你论文主题无关,仅其中部分内容与你论文主题相关。 2、阅读材料不要太难 如何判断材料的阅读难度?如果一篇文献你看一遍后就很清楚是怎么回事儿,这篇文献对你而言没有难度,可以不用再看。如果一篇文献你看一遍后大致知道是
-
0
-
0一篇需要精读的期刊论文,至少要读三遍,但这并不意味读三遍就叫精读。 1、精读 第一遍,对全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扫除阅读障碍如中文文献里的个别生僻术语、外文文献中影响阅读的关键词等,理解文献的内容。 第二遍,厘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这一遍是站在作者的角度来读的,要弄清楚论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 思路、研究过程、研究结论等。 第三遍,厘清并评估作者的论证。这一遍的阅读可以脱离开论文原本的结构,重点在于弄清楚
-
01、按主题记录 可根据论文需要设置若干主题,阅读过程中将不同的笔记放置在不同的主题之下。 2、按文献记录 这适用于需要精读的重要文献,每篇文献的一个阅读笔记,阅读笔记的文档名称与原文献名保持一致。 3、做思维导图 很多同学习惯做思维导图,建议思维导图和原文献名保持一致。思维导图中的内容如是原文,要在其后标注页码,这样论文写作中如引用就不必再翻看原文。 #论文#
-
01、可以从前人研究中获得启示 前人已经做过的没有必要再做,前人研究中发现的新问题,前人研究中存在的缺陷、不足都可成为你的选题。不阅读相关的文献或对相关研究把握不全面,可能就找不到有价值的选题,就会选择一个自以为创新、实则前人已经解决的问题。 2、可以用他人尤其是权威观点来佐证自己的论点 学位论文从文体上来说是议论文,要有论点,要用论据对其进行论证。 3、可以从别的研究中发现问题与不足 这一点与学位论文的选题
-
0
-
0(1) 文后参考文献一定是看过的、对论文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没有看过、与论文主题相关度不高、价值不大的文献不要列。 (2) 在特殊情况下,转引了个别文献中的内容,文后参考文献应列你看到该内容的文献而不是原始文献。如你在一篇中文期刊论文里看到一个国外学者的观点,你的论文也引用了这个观点,但由于各种原因你无法看原文,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只能列你所见到的中文文献,不能列该观点所出自的原始文献。页下注也一样,不能直接列
-
0
-
0
-
01、顺查法 按时间顺序由远到近逐年查找的方法。 2、逆查法 逆查法和顺查法相反,是由近到远逐年查找文献的方法。 3、抽查法 该检索方法适用于对研究主题已有一定了解的情况。 4、引文查找法 这是笔者比较推崇的方法,也称跟踪法或滚雪球法,以已掌握文献中所列引文文献、文后参考文献表作为线索,进一步检索相关文献。 5、 综合查找法 即将多种检索条件结合使用的方法,适用于目标比较明确的文献检索。 #论文#
-
0
-
0(1) 根据论文需要选择。如果确实没有与论文直接相关的外文文献,不要硬搬、胡乱粘贴。某些论文如《红旗渠精神在小学德育中的融入路径研究》,可能就没有直接相关的外文文献。如果能搜到间接相关的如关于理念、价值如何融入教育中的文献,也可作为参考。如果实在没有,那就老老实实看中文。 (2) 要保证外文资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真实性指文中或文后所列外文文献必须是你看过的,精读也好,略读、跳读甚至只是翻翻也罢,总之你要看过,
-
0首先,这论文查重时肯定不可以随便找个查重网站。虽然网上有很多论文查重网站,但是有很多论文查重网站都不权威。这样的检测结果也不会准确。因此,论文查重还是得要使用专业的查重网站才行。 其次,很多同学都会忽略论文查重的重要性。因为有很多因为没有论文查重的同学,而导致延迟毕业的例子。网上有很多虚假的查重网站,大家在选择查重网站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学会区分查重网站是否是正规的。 最后,同学们不要盲目的选择查重网
-
0
-
0
-
0一、中文文献检索途径 1、搜索引擎 (1)百度文库,所收录的文献格式有doc、pdf、ppt、xls与txt。 (2)百度学术,功能有论文查重、学术分析、期刊频道、开题分析等。 (3)谷歌学术 2、官方网站 官方网站所提供资料的可靠性更强,可根据论文选题在相应的官网上收集资料。 3、国家与学校的数字图书馆 是国内资源最丰富的数据库,尽管不能下载,但能够提供全面、完整的信息,馆藏资源有图书、期刊、报纸、论文等。 4、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
-
01、中文文献检索途径 (1)搜索引擎:百度文库、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2)官方网站 (3)国家与学校的数字图书馆 (4)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5)专题网站 2、外文文献检索途径与注意事项 (1)外文文献检索途径 (2)使用外文文献注意事项 #论文#
-
01、选择研究领域 2、确定研究主题 3、确定研究话题 4、确定研究问题 5、检索并筛选文献 6、评估检索结果 #论文#
-
0
-
0
-
01、数量要求,就数量而言,一篇硕士论文的参考文献最低标准是40篇,中等是60~80篇,较好是80~100篇。参考文献也不是越多越好,过多反而会让人怀疑你是否看过所有的文献。 2、质量要求 (1)全,指文献类型尽量要全面。 (2)权,指文献质量要高 (3)新,只文献最好以最近发表或出版的为主。 (4)联,只文献要与论文研究主题高度关联。 #论文#
-
0
-
01、文献是材料,做任何东西都离不开材料,就连进行思考都需要材料,思考的材料是语言。同理,写论文有需要材料,文献就是材料,很难想象没有材料怎么写论文。 2、文献是标识,对于学位论文而已,文献不仅仅是材料,还是标识。它能告诉读者这篇论文是建立在什么样材料的基础上,是在权威期刊论文、知名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是一般CN期刊论文、可靠性无法判断的网络资料的基础上。 #论文#
-
0
-
01、学术著作,相较于非学术著作如教材、通识读物而言,也有学术专著之说,严格来讲,学术著作与学术专著不同,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主题。学术著作的主题相对广泛,而学术专著的主题相对小一些。其文献标识类型是“M”。 2、起看论文,指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其文献类型标识是“J”。 3、学位论文,分学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与博士学位论文三类,其文献类型标识是“D”。 4、会议论文,指参加学术会议时所提交的论文,其文献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