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地动仪吧
关注: 59 贴子: 2,512

古代科技:——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 目录:
  • 个人贴吧
  • 86
    复原候风地动动仪的正确思维方法: 候风地动仪是一个法器,一个能够测知地震的发生与方位的法器。 法器就是方法与技术的有机结合体,古人简称为“法术”。 法术并不是神学,是运用自然规律的工具,除了极少数现在还没有相应的理论解释清楚之外,绝大多数是能够运用现代科学知识解释清楚的。但是,社会历史上的一些使用法术的人,因为要保留自己掌握的法术只给自己专用而不公开并且有意隐藏而已。造成如今社会上的人一听说法术,就认
    杨山舞 4-24
  • 13
    如果谁说已经研究成功古代张衡地动仪,那就拿出 来【验之以事。。。】! 不要说假话、空话、大话或做个不伦不类的东西来欺骗人,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让广大的人们认识一下!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古代的地动仪是可以【验之以事。。。】的,而不是《皇帝的新衣》!
    suntongo_1 3-26
  • 9
    zuizhongboss狗屁不懂在地动仪吧等各吧刷屏,扰乱正常交流秩序,百度就不管管?
  • 1
    南朝时虞荔《鼎录》中载:“张衡制地动,图记于鼎,沉于西鄂水中。”此图当为张衡制造候风地动仪之图。制作候风地动铜仪之事见《后汉书》本传,“阳嘉
  • 2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由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语文工具书著作,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 《说文解字》原书作于汉和帝永元年间(公元89年),成书于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 《说文解字》对每个字的说解,包括字义、字形和字音三个部分。《说文解字》对每一个字头,首先解释其意义。许慎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资料,说明该字最初造字时所代表的意义。这些
    zuizhongboss 12-13
  • 11
    地动仪在对外展出的过程中也曾遭遇一些列尴尬的事情。1988年,地动仪在日本奈良展出,中方的解说员无法证明这个仪器的灵敏性,在展示之余,他们只能用木棍将地动仪之上的铜丸敲落,使其成功展现掉落现象,但是却根本没有监测功能。 把地动仪的发机原理,暂且放到一边。 假设把冯砖家的地动仪拿到国外进行展览,是不是也需要用棍去捅? 复原的学者们,请你们自己问问自己:你复原的地动仪是不是也需要用棍子去捅? 用棍子去捅,到底是
  • 1
    研究“验之以事,合契若神”比“陇西地震”更合理 开始的王振铎版地动仪,能做到当场验证么? 结果在外展览,可以说,让外国人怼的哑口无言。外国,也有研究中国地动仪的砖家。 接下来,就是冯砖家的“蹭球”地动仪,能做到当场验证么? 也是做不到。指关为球,饱受指责。其内部结构更是无法合理解释。甚至捏造了公元134年发生了地震,实属不该。 后来的复原,也是纷纷不一。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陇西地震 其实,这两个都是事件,一
  • 0
    如题: 【晋】袁宏(328年-376年)的《后汉纪·顺帝纪》 记载候风地动仪:来观之者,莫不服其奇。 这里面存在一个事。 观之者,如何“服”? 演示一次,可以说,能让人相信。 演示两次以上,是不是才能令人佩服。 当你接触一个新奇的玩具、或者设备的时候,别人给你操作一次。 你是不是不太相信?一次演示,可能是碰巧。 你自己操作一遍,你才会相信。 你自己操作两次以上,你是不事才完全相信? 这是,接触新鲜事物的常规做法。 来观看地
  • 0
    把地震的山崩地裂,简化为水平运动,这需要很多的地震理论。 第一点,需要认识到地震是自然现象。它有一个爆发点。 第二点,需要一定的设备对地震进行观测和记录。 第三点,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微积分),把观测记录进行公式化 第四点,需要把公式化的数据,建立模拟平台进行实验。 到这里,经过模拟平台的大量实验,经过简化后,才能把地震的山崩地裂,分解成简单的运动形式。 这在东汉时期,通过一个人,是根本完不成的。同时也没
    zuizhongboss 11-29
  • 49
    在空旷地面上放置一平台,平台面中点放置一直径20公分的木质弹丸,外边用一大铜桶倒盖在平台面上。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弹丸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弹丸一旦落下,就证明有外力推动。如果当时没有任何爆炸产生冲击波,那么、这个外力就肯定是地震波冲击力,因为自然风是吹不到铜桶里面的。弹丸移动的相反方向就是地震波所移动的方向。如图5、图6、图7、图8所示:木球向东移动,证明地震波是由西往东传播的。 图5 图6 图7 图8 这种简单的装置
    杨山舞 11-13
  • 77
    复原工作研究人员普遍的错误 《张衡传》记载着:“……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施关发机,机发吐丸……”等等。从文字层面看,意思是说:如果有地振动,仪器的尊体(与地面相连接的主体)就振动,振动的尊体就带动龙振动,龙振动就引发机关发动,机关发动就导致弹丸落下,落下的弹丸就打击蟾蜍发出响声。根据这种思路去研究,充分发挥各人的想象力,可以得出一系列的方案,但是,无论这一系列的方案如何,都是仪器的精度要求与当时工
    杨山舞 10-17
  • 116
    郑州大学教授古法复制“地动仪” 模型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1日 21: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解说】近日,记者在郑州大学物理学院看到,任凭两位身材壮硕的男士用力跺脚、拍手,这个形似酒樽的装置,均毫无反应。但敲鼓声起,龙口钢珠便能应声落下。鼓声在八个方位任意响起,对应钢珠就会掉入下方的蟾蜍口中。这不是个摆件,而是李平林教授团队结合历史文献和古代科技制作的,具备检测震动方向的“地动仪”模型。   【同期】郑州大学物
    杨山舞 10-9
  • 48
    张衡候风地动仪为什么失传? 候风地动仪失传的主要原因是张衡把它当成传家法术不予外传。不仅自己没有如实地记载与公之于世,还刻意不让别人知道其中的奥秘。次要原因是地动仪并非政权和生活的必需品,既不直接影响皇权,又不常常影响生活。所以,王朝更新和人员变换,造成技术脱离岗位,平民和当权者都不需要索求,久而久之就失传了。 既然是传家法术,就不会让别人知道其中的奥秘。一般外人也看不到实物。如果有上级高官要想探究
    杨山舞 10-7
  • 0
    看看这个张衡,是不是你知道的张衡。
    suntongo_1 9-29
  • 90
    KX式张衡地动仪    ——作者:孙永义(syyddy)         特别说明:“KX”——可信式张衡地动仪      真实的张衡地动仪真实原理与构造!——真正的构造铸件为 7 样 42 件!                              ——图文并茂(待续)                 &nb
    syyddy 9-21
  • 6
    中国古代的张衡地动仪名不虚传,所涉及的面也很广,包括地震 考古 历史 文学 科学等多方面的奇迹,为后来的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业绩!可是,当前所展示在所有人面前的所有模型只是一个让人们感到疑惑的艺术品或不实际、不切实、不合乎历史的东西!
    syyddy 9-16
  • 7
    悬垂摆原理为什么不行? 有的人说通过观察,有的人说通过感觉。 我们不妨这样分析一下。 一个采用悬垂摆原理的地动仪,不管是谁的,只要是悬垂摆原理的就可以。不针对某个人。 状态1、把一个悬垂摆的地动仪,静置在那里。 在这个状态下,这个地动仪整体的能量表现,是不是零? 这个地动仪整体没有动,从能量来说,当然是零了。这根本不用考虑。 状态2、地震来了,这个悬垂摆原理的地动仪,摆动了,发机了。 在这个状态下,地动仪整体
  • 4
    原计划是直接公开最终的原理和设计细节,然某杂志提出要求,让我暂缓在网络上发表,所以改为发布我研究思考的过程及已经被我放弃的旧设计。 请阅读后面的跟帖……
    suntongo_1 7-10
  • 45
    《周髀算经》上卷:“勾股圆方图。”汉·赵爽注:“圆径一而周三。” 这是我查到的证据之一,那些认为是"周长八尺"的人请拿出你的证据,注意,别给我提什么灵台遗址发掘云云,那只不过是一种猜测,并没有证据证明地动仪就安装在那么小的房间里。
    铭F 7-8
  • 42
    地动仪的原理方面,暂且不提。 我们可以讨论一下,一些其他的事实。 记载中:合盖隆起、中有...、外有...、下有...、覆盖周密无际。 很明显,这就是一个参观介绍描写的顺序。 有些人不同意,那没有办法,只能怨你小学作文不好好学。 大家都知道,地动仪是一个可以探测很微弱震动的仪器。这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在这个“打开”地动仪、然后又把尊体“覆盖”下来的过程中,地动仪发机了没有? 如果说发机了,怎么办? 如果说没有发机,又
  • 0
    《后汉书》记载: 陇西郡 秦置。雒阳西二千二百二十里。十一城,户五千六百二十八,口二万九千六百三十七。 狄道 安故 氐道 首阳 大夏 襄武 临洮 枹罕 白石 鄣 河关 关于地动仪的记载里说,陇西地震,而且远在洛阳的地动仪能够探测到。 说明了几个问题? 1、地震等级比较大。 2、《后汉书》里却没有记载哪里破坏最大,为什么没有记载?说明了什么? 3、十一个城 ,户数不到6000,人口密度怎么样?有没有能力找到“震中”? 悬垂摆原理也好,
  • 0
    复原地动仪,就不得不研究地震。 更需要研究东汉时期的地震。 东汉时期的地震,都详细记载到《五行志》中。 但凡,看过《五行志》的人,都知道:每个地震记载后边,有的有“是时,谁如何如何.............",有的则没有。 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地震记载有,包括大风、冰雹、瘟疫、水灾、旱灾等等,都会有“是时,谁如何如何...........”。 背后的问题来了: 为什么会有“是时,谁如何如何...............",这么一小段呢? 还有一个背后的问
  • 11
    记载中:合盖隆起、中有...、外有...、下有...、覆盖周密无际。 好了,“覆盖周密无际“,指的是“覆盖”尊体,这没有问题吧。 问题来了:这时候龙口中的丸呢? 掉出来了吗? 还是依然在龙的口里? 你们复原的地动仪打开后,龙口中的丸,是什么状况? 有没有考虑的?
  • 1
    阳嘉元年复造地动仪 复造 按逻辑来说,前面还造过一个地动仪。 而且知道这个地动仪是不成功的。 那么,通过什么手段,得出第一个地动仪是不成功的? 这和历史记载中提到的“验之以事,合契若神”,有没有什么关系? 有没有考虑过的? 有几个人考虑过?
  • 1
    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地动仪的记载,很明显就是一篇关于记叙参观地动仪的记载。 阳嘉元年复造侯风地动仪,合盖...,中有...,外有...,覆盖...。其牙机...。 这个顺序很明显。 那么这里存在一个事情。 就是参观的这个人,去参观地动仪的时候,地动仪的状态是怎么样的? 1、正在组装地动仪。 2、地动仪正在待机。 3、地动仪已经发机。 很明显,1、3这两种情况是不可能的。 那么只有2这一种情况。 就是这个人去参观的时候,地动仪正好出于待机状态
  • 9
    “复原,就是按照东汉的理解,按照东汉的加工工艺,制作出符合历史记载的地动仪。”这个观点我是认同的,但是可以适当放宽,譬如某些材料、工艺可以用现代的技术但必须让人相信,张衡也能做出来,但成本高等等。如果做出来的东东是张衡无法做到的,或者应用了超越张衡时代的理论知识,很难得到大众的认可(也就是失败)。
    杨山舞 5-30
  • 0
    复原地动仪,就不得不研究地震。 更需要研究东汉时期的地震。 东汉时期的地震,都详细记载到《五行志》中。 但凡,看过《五行志》的人,都知道:每个地震记载后边,有的有“是时,谁如何如何.............",有的则没有。 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地震记载有,包括大风、冰雹、瘟疫、水灾、旱灾等等,都会有“是时,谁如何如何...........”。 1、背后的问题来了: 为什么会有“是时,谁如何如何...............",这么一小段呢? 2、还有一个背
  • 8
    第二节、现代地震知识 现代理论能把地震解释清楚,主要名词叫做“地震波”。但是,古代没有这些理论,也就是没有这个名词。古人把地震称为“地动”,把地震波称为“风”。 1、地震 地震就是地振动,是地球常有的自发现象。其实质就是地壳某处快速释放能量的过程。地震发生点叫做震源。地震时从震源释放出的能量向周围扩散,以波的形式冲击地球的表面。大地震会出现山崩地裂或引发海啸等等自然灾害。 2、地震波 地震波就是指从震源释
    杨山舞 3-20
  • 43
    施关发机 关,繁体为:關。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關:以木横持门户也。 用木头横过来挡在门上,这叫关。 那“关”,到底是指什么? 是不是指木头?可以肯定,关指的不是木头。 那么“关”究竟是什么? 那么用大的石头挡在门上,这叫不叫“关”? 毫无疑问,也可以叫“关”,因为石头堵住了门,人就无法进出了。 在官道上,建立了一座城池,那叫什么? 雁门关、居庸关、潼关、紫荆关、山海关、嘉峪关,这样的“关”实在太多了。
  • 6
    某网友引用某“权威网站”的文字,说人们对地震的感觉如何如何的,并以此把地震“科学知识”扣在古人的头上,且进一步推论张衡地动仪如何如何。 我一直对这位的观点不屑一顾,最近身边两次地震的经历,证明了此网友以及他引用的网页的观点都是无稽之谈,纯属主观臆断。
  • 6
    这样的设计,随便一个民科都能指出其缺陷。
  • 2
    张衡能从地震中“感觉”出地动仪吗? 张衡和地震 张衡什么时候出仕的呢? 史书中有明确记载: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琁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筭罔论》,言甚详明。 汉安帝(公元107年—125年在位) 那么也就是说,张衡是在公元107年的时候,来到洛阳当官的。这一年,张衡30岁。 张衡先是干郎中,然后“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琁机之正”。研究天象,研究历法、研究阴阳。
    杨山舞 3-13
  • 0
    很多支持悬垂摆的人,灵感都是来源于悬挂物。 说可以观察身边悬挂的东西来得知地震,从摆动的方向来判断地震的方向。 这貌似没有问题。 我曾经说,东汉时期能观察什么呢? 招牌、悬吊的灯、悬吊的腊肉......反正不少 这似乎也没有毛病。 但是我总觉得有不对的地方。 地震了,招牌也许会摆动,说明地震很大。 地震了,招牌也可能不会摆动,说明地震很小。 但是风也是可以吹的摆动,这难道也是地震引起的? 那么,如何区分外界干扰(比如
  • 0
    “复原”和“导演” 我觉得这两个词,还有点类似。 先说说导演: 导演,是创作影视作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借助演员表达自己思想的艺术家,是把影视文学剧本搬上荧屏的总负责人。 有的导演,心思缜密,不管从演员、道具、环境,都要求真实的还原以前甚至古代的场景。 因为他对观众负责任,每一个细节都考虑的很细腻。有些导演还演员要去体验生活,去读原著,甚至要和原型人物去沟通、了解,这样的导演,拍出来的电影,怎么能不成为
  • 1
    复原地动仪,有些东西,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去推理种种可能。 发机原理,暂且不提。 但是制造逻辑的多种可能,你会是哪一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 张衡想到了制作地动仪的原理,便着手制作地动仪,第一个地动仪制作完毕后,觉得不错,于是等待地震进行验证。后来地震了,但是达不到预期的结果,然后又复造了一台地动仪,并放置于灵台。并且上报皇帝,地动仪制造完成。不少来参观的,他于是向参观的人介绍,里面有什么
    suntongo_1 2-12
  • 0
    1、张衡在年少的时候为什么会被举荐? 难道仅仅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五经六艺,指的是什么?、什么思想需要学习五经六艺? 现在,把什么放在第一位?思想 zheng zhi 儒家思想学的好,又聪明,所以才会被举荐。 2、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张)衡因上疏陈事曰:“伏惟陛下宣哲克明,继体承天,中遭倾覆,龙德泥蟠。今乘云高跻,盘桓天位,诚所谓将隆大位,必先倥偬之也。亲
  • 0
    原文: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阳嘉元年,公元132年。 复造地动仪,为什么要复造地动仪? ========================== 1、有的人说地动仪做不到当场演示,要检验地动仪,只能通过地震来检验。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说明这个新的地动仪,是公元132年新铸造的。 那么也就是说原来的地动仪,是在131年或者是132年被证明不行的。 如果是通过地震进行验证。 我们看看这个时期的地震 (公元128年)顺帝永建三年正月丙子,京都、汉阳地震。汉阳屋坏
  • 0
    各位吧友,新年快乐。
  • 0
    在复原地动仪过程中有一些常理必须要考虑,虽然没有写,但是这是一个事实,是事情发展的道理。 张衡首先是一个官员,虽然我们现在尊称他是科学家。 但首先是他是一个官员,他对中国古代科学方面确实有很大贡献。 假设,张衡不是官员的话,即使他有一定的科学贡献,历史也不会留下他的任何记载。 这一点,不难理解。 也就是说,张衡不是太史令的话,他是没有资格被记载到《后汉书》里的。 所以说张衡首先是一个官。 ==========================
  • 23
    一些重要部分已经标注为蓝色。 请大家注意。
  • 3
    合盖隆起 为什么要隆起? 单纯的是为了美观吗? 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始终没有想到。 其实复原中,不隆起也行。 但是,在跟网友交流中,我好想看到了原因。 也似乎找到了“一龙发机,七龙不动”的间接证据。 合盖隆起 一定是有原因的。 上图所示 这是我复原“都柱”中的“管理、制约”机构。 在交流中发现 这个加锁是有时间的 而且这个加锁机构是随着位置的变化,时间也是有变化的。 比如:这个加锁机构位置在下边,其加锁时间是比较长
  • 2
    盲人摸象 这个成语都知道。 为什么四个盲人各执一词? 有知道的吗? 原因就是象太大了。 如果说是“盲人摸猫”,还会出现各执一词的现象吗?估计就不会了,因为猫毕竟不大。 =========================================================== 这就一个人在很大事件(物体)面前的感知能力。 或者说,在大事件(物体)面前,人是多么的渺小。 地震不也是如此吗? 图还是那个图 A是震中,这里的人也许会感觉到上下颠簸,左右摇摆。 B是距离震中30公里外,这里的人
  • 15
    之所以发此文,是因为近日不止一人提到古人已有“震中”的认识,还有人提出对“风”的看法,姑写此文,说说我的看法。 震中概念的由来,是19世纪中页科学家(名字忘记了)在调查那不勒斯大地震现场,观察到一种“风”的现象后提出的概念,同时,他在查阅几十年前里斯本大地震的资料时也有类似“风”的说法,想到了地震可能是从一个中心点以机械波形式向各个方向传播的,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经常提到的“震中”、“地震波”的说法。他为
    suntongo_1 1-15
  • 3
    学术研究 贵在交流 有一些人不以交流为目的, 而是别有用心的,扰乱秩序的, 不允许别人提出意见的, 这些人不以交流为目的,那来到这里的目的是干什么? 就是发表自己的独特言论? 既然是交流,那就难免有错误。 别人给你提出意见,可以接受,当然也可以不接受。 没有必要大说特说,歪曲事实。 或者加以改进,或者寻找解释。 既是交流,就有辩论。 可以假设别人说的正确,推理出不正确的结果。 也不失一个好的方法。 都是在提高。 以吧
  • 0
    【七条底线 】 1.法律法规底线: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任何时候,无论是网上网下,都将始终做到违法必究; 2.社会主义制度底线,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地制度保障,我们要积极拥护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制度; 3.国家利益底线,作为国家公民,时刻维护我们伟大祖国的利益,这也是宪法赋予我们每位公民的光荣义务; 4.公民合法权益底线,我们在网络反腐的同时,切记不能以“艳照”等不健康、不正当甚至违法
  • 0
    亲爱的张衡地动仪吧的吧友们:大家好! @zuizhongboss 为本吧吧主候选人得票最多者,共计1张真实票数,根据竞选规则,官方最终批准其成为本吧正式吧主。公示期三天。 吧主上任后,请严格遵守吧主协议 https://tieba.baidu.com/mo/q/newapply/rule?from=task,履行吧主义务,积极投身本吧的发展建设,也请广大吧友进行监督。如出现违规问题,请至贴吧反馈中心进行反馈或者投诉http://tieba.baidu.com/pmc/reportBazhu
  • 19
    乍一看,“8块肉”思路通过触发顺序来判定地震波的来向是合理的,它也是目前已知的可以纯机械手段“知震之所在”的唯一选择。然而,鉴于地震波那极快的传播速度,这8块肉的布置位置就不能互相靠得太近,张衡可以用夯土拟震的办法,反复试验取得合适的结果,我们有了地震波速度的数据,也有足够的几何知识,直接计算就可以了。经本人计算,8块肉分布在一个半径为1.5~2.5的圆周上,就能满足要求,这样的布置已超出了“酒樽”的范围了,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个人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