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邴邴乎其似喜也,崔崔乎其不得已也,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广乎其似世也,謷乎其未可制也,连乎其似好闭也,悗乎忘其言也。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知为时,以德为循。以刑为体者,绰乎其杀也;以礼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以知为时者,不得已于事也;以德为循者,言其与有足者至于丘也,而人真以为勤行者也。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
-
8逍遥游在文章的最后告诉我们,顺应万事万物自然逍遥,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对方负能量满满的对我们说话,我们怎么能顺?此时如果顺自己的内心,一定是生气的。如果顺应对方,那么岂不是助长了他的气焰
-
41今天我就点破一下庄周梦蝶。 庄周梦蝶作为齐物论的最后一段,寓言深刻,耐人寻味,但流俗的理解都不到位。 原文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关键在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这句,流俗都翻译成但庄周和蝴蝶必有区别,让人云里雾里,不知道区别在哪里。 要翻译这句,关键要抓住一个“则”字。则
-
0为什么人都是见不得别人好?
-
5这是大宗师结尾的发问,意思是,上天不会私覆,专门给某一个别的事物覆盖,大地公平平等,所有的都承载,不会有意对待个别的,所以,天地怎么会特意对我贫穷,让我命运如此悲惨呢,所以这个发问真正的意思是,天地对万物一视同仁,没有刻意对待某物,都是无心而平等对待万物的,那么,我们的命运有好有坏是怎么来的呢,其实这很复杂,但是与上天,大地没关系,简单来说,就是自己的问题,或者说天命的关系。人本来就是一张白纸,但
-
11.一件事,就算再美好,一旦没有结果,就不要再纠缠,久了你会累;一件物,就算再留念,如果你抓不住,就要适时放手,久了你会心碎。有时,放弃是另一种坚持,你错失了夏花绚烂,必将会走进秋叶静羌。任何事,任何人,都会成为过去,不要跟它过不去,无论多难,我们都要学会抽身而退。 2.有些东西,注定与你无缘,你再强求,最终都会离你而去;有些人,只能是你生命中的过客,你再留恋,到头来所有的期望终究成空。不属于你的,那就
-
1如何放弃自己得不到的东西?
-
1作者主题是以道为师才是我们应该的追求,现在的人们追求错了,人最悲哀的是追求错误的东西。作者笔下的真人是接近于道的具体体现的形象,看到他们或许可以看到大道的大概样貌。 首先,真人没烦恼。没烦恼这个功夫不得了,想想常人每天都在烦恼,甚至每时都在烦恼痛苦,执着过去,放不下,怨恨心重,纵然你大富大贵,也难以避免精神上的痛苦。而真人无烦恼,无痛苦,每天都是快乐的,或许他们可以没钱没权,但是心灵上的快乐谁人比
-
4庄子是在公孙龙之前,齐物论中为什么有关于白马论的话?
-
19是蝶梦庄周,还是庄周梦蝶,期末考试题,求解
-
3
-
5
-
40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于江湖
-
8人必有仇恨,善恶为两面;财富面前,人必有私心;生命在前,人必会自私。人要对得起良心,良心无了,必为恶人。
-
4无有。无常。是道家与佛家的常用名词。它们之间的区别意义是什么?
-
1
-
0为致者善存,为静者无妄?是有可无,不异云云者谓。
-
0这是大宗师篇中的,显然作者已经参透生死了,认为人的肉身不是真的我,只是个临时的聚居之所,而且这个肉身随时在变化,是无常变化的,没有不变化的,但只有那个真性,真我没变,不会败坏,这就是作者的意思。世人没有参透这个我,认为有我,但这个有我是真如本性不是你那个肉身。所以无我,因为真实的我是不会随时发生变化的,而且我们的心念随时都在变化,无常变化,哪一个是你,哪一段是你呢,所以那个肉身不是我,这个观念一定
-
2大宗师篇中,庄周说,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意思是告诉我们,要安心于时运,安心于这个自然的规律,放下自己的执着,处于顺应,这样哀乐就不会入于心。一切自有规律,我们只需要做到,该来则来,该去的让它去,我们不能抗拒,那就随他,该去的抓不住,那就顺其自然,让时间冲刷一切,又是个美好的明天,不去纠结过去,只注重当下的快乐就行。因为你纠结过去,过去的不能改变,未来的没来,那就注重当下。
-
71庄子的无神论思想 周代,春秋时期天命神鬼的观念很深,庄子毅然发起对传统观念的冲击是特别可贵的。首先,庄子把“天”剥夺过来,赋予自然的含义,在《大宗师》中谈到了 “天”的问题。说,知道大自然的作用,知道人的作用,是最高的知识。知道自然的作用,是懂得宇宙万物的形成;知道人的作用,即是懂得人的智慧限度,不去汲 汲求知,注意养护精神,享受自然赋予的寿命,这是极高明的智慧。《庄子大宗师》中所说的“天”实际上是自
-
27求高手解释~
-
12 庄子反孔圣人?  庄子并没有明确反对孔子,但是他在作品中对于一些传统的儒家观念提出了质疑和批判。 首先,庄子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而不是过分地追求功名利禄。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人为地干预自然界的运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认为这样做只会带来混乱和破坏。 其次,庄子批判了儒家所强调的礼仪和道德规范,认为这些规范往往是虚伪的、形式主义的,并且过分地强调了个人的道德修养而忽略了个体的自由和权利。他主张“天性
-
37这场辩论的结果是什么,庄子赢还是惠子赢
-
14有句话叫“天命可畏”,天命可畏吗?那是因为不知天,摸不着头脑才觉得畏怖。天地万物变化无穷,而没有常态永驻,但千变万化中又存在不变的规律,万变不离其宗。
-
42大家好, 俺是蓝小蓝, 本人计划在下月(2023年4月1号),做出部分经典词语谬误的修正,以尽量减少学识在交流中产生的流传谬误,方便大家对传承学识的进修更加轻松,用起来更加科学顺手。 要是愿意的话,可以调整自己的学识理论,以免对友军造成误伤哟。 当然,要是有闲暇,通知下自己的同行,那就更好了。 修正举例, 1,道德 道:万事万物,世间的一切皆为道。 德:人所观察到的,道在万事万物中运行呈现的表象。 8,君子 小人 君子:不断进修
-
9
-
1人们愿意为君主效忠,认识到君主的重要性,甚至愿为他身死,何况这个大道呢。这一句,作者认为我们搞错了方向,把自己的本真,大道丢失了,没有去学习他。
-
8很多人都不明白,什么是“无为而无不为”,经常会把“无为”误会为懒政,理解成什么都不管,把“无不为”理解成什么都管,甚至认为这句话自相矛盾,因此产生了许多误解,引起很大的争议。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对于我们现代的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又有着怎样的警示作用呢? 一、“为”通“违”,无为就是不违反自然规律 老子在《道德经》37章中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意思是
-
2最近建的群,以研究探讨分享各种思想为主,感兴趣可以加一下。
-
2庄子在本篇中陆续安排一些人出场,王骀,申徒嘉,叔山无趾,哀骀它等出场,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外形不全,非常丑陋,这在常人看来,是不完美的,所以很不想和他们为伍,甚至像子产也对申屠嘉另眼相对。但是作者说,它们才是最完美的,它们才全,德全,是合道,通道的,人格品质道德完美,这早超越了外在的局限,连孔子都想拜王骀为师,他们不言教也就是行不言之教,看起来没有教弟子们什么,但是弟子们却都如沐春风,这就是人格
-
2我觉得《德充符》和《大宗师》最棒。不过我对《德充符》的理解和一般的理解有些本质的区别。 首先“德充符”什么意思?这个标题最难理解,我真想了挺久。我的理解是心态平稳的外在表现。这里的德无褒贬之意,只是表示心态、态度。充感觉就是平均分布的样子,也无褒贬,不是充斥这种带有感情的词,我就引申为平稳(平和也带有褒义,我觉得不适合)。符大家解释一致,就是外在表现出来的样子。而一般解释是德行充实之人的外在表现,
-
11
-
20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保养身体了,这是个好现象。但是,要想达到好的健身效果,必须有正确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调心 要想身体健康,首先就要从调心开始。心身是紧密相关的,心理影响生理,人的观念与情感,对身体都有重要影响。很难想象,一个长期处于忧虑、急躁、怨恨的心态的人能够健康长寿。所以,我们平时保持一种乐观、宽容、慈善的心态,要将这种心态贯穿于生活中。这种良好的心态,比任何保健品都更管用。
-
2什么的来着,我好像在哪看到过老子是看了《尚书》以后 思想才有所成熟的,对不对?《书》就是指《尚书》对吧?
-
0不理解朴素唯物主义??
-
2
-
5邪不压正!灵界有灵界的法则,即便是鬼,也不能无缘由的主动攻击人类,所以古人说: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能够找上门的,都是有原因的!
-
2知其不可奈何而安知若素就是告诉我们,要遵循天命的安排,顺其自然,不去改变不能改变的事情,顺应自然,信天命,知天命,人生才能快乐。其实人力起不到关键作用,真正决定一个人的是天命,如果一个人不能认识到天命,那是迷惘。真正知天命的人不去追求,不去执着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如果你不尊天命,违天命而动,那你收获的只能是痛苦而已。我们贫穷时,不要悲观,要尽人事知天命,不抱怨,要乐观些,要认识到
-
28生活是应该顺着自己的心意去过的,但是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闯进我们的生活,那这样的话就会导致我们的心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那么我们在突发事件发生并且导致我们产生情绪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
2曲辕之涂有石,纷然儽然,或碎或全,不可数也。有异石焉,乱处麓间,傍倚溪涧,潜运灵真。虽然,离朱至而不可辨,忽怳往而无道索。懑其索寞,伤其无為,因集天地正气,初生苔草,蝇蚋辄至,后长花木,蜂蝶迷引,卒化為巨栎。其高临山巅,其展连九天,人过莫不叹服,因以為社树。有匠石至焉,视无睹,行不辍。其弟子厌观,走及之,异之而曰:“此材令美,他木莫能胜。独夫子视而不见,疾行不辍,何也?”顾,睨而嘻,曰:“散木也,
-
4先看我的译文: 惠子听说庄子的妻子死了,心里很难过,便急急忙忙向庄家赶去,想对庄妻表示一下哀悼之情。 当他到达庄家的时候,眼前的情景却使他大为惊讶。只见庄子像个簸箕似地坐在地上,用木棍一边有节奏地敲着瓦盆,一边唱着歌。 他怒气冲冲地走到庄子面前:“庄子!尊夫人不幸去世,你竟然敲着瓦盆唱歌,你不觉太过分了吗!” 庄子听了缓缓地站起身。惠子朝他脸上一看,方才觉得自己的话有点过火。怎么能说庄子一点也不伤悲呢
-
3最近有个庄子杯故事征集,主题是庄子清廉的思想,想问问大家有什么看法
-
13按照庄子所说,我们生下来,就被赋予形体,不管是奇形怪状也好,缺胳膊少腿也好,这个是父母辈儿才能决定的事儿,我们自己无力去争取,这就是天命。我们生下来,必然会死亡,就像白天和黑夜交替着运行一样,无可阻挡,这也是天命
-
19如何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
0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
8自古以来,《庄子》被视作道家经典。历来对该经典的理解及注疏可以说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鄙人不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自己的一点阅读体会形成文字,与大家共同探讨。 先从第一篇《逍遥游》开始。限于文章内容,本文不引述原文。只谈自己的理解以及感悟。理解是在阅读陈鼓应先生的《庄子今注今译》的基础之上所触发的;感悟是本人经历的有感而发。 首先,我要讲的是“鲲”这个字的理解。鲲在多数字典中的意思是“传说中的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