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
-
19重耳出亡,是先去的齐还是先去的卫?
-
11
-
7三月,晋伯宗、夏阳说,卫孙良夫、甯相、郑人、伊、洛之戎、陆浑、蛮氏侵宋,以其辞会也。师于鍼,卫人不保。说欲袭卫,曰:“虽不可入,多俘而归,有罪不及死。”伯宗曰:“不可。卫唯信晋,故师在其郊而不设备,若袭之,是弃信也。虽多卫俘,而晋无信,何以求诸侯?”乃止。 —————————— 夏阳说欲袭卫,是出于什么动机?
-
202老朽本是一个粗人,以搬砖浇砼为业。闲暇时间爱喝个小酒,听工友谈古论今。酒酣耳热之时,自不量力也想做渔樵之论。是为序。
-
4
-
2宋公子围龟为质于楚而还,华元享之。请鼓噪以出,鼓噪以复入,曰:“习攻华氏。”宋公杀之。 ———————— 为什么宋公子围龟要“鼓噪以出、鼓噪以复入”,又直白地说:“习攻华氏”,他的目的是什么?
-
8王以予连尹襄老。襄老死于邲,不获其尸,其子黑要烝焉。巫臣使道焉,曰:“归!吾聘女。” 又使自郑召之,曰:“尸可得也,必来逆之。” 这句话书上的翻译是:又派人从郑国召唤她说:“襄老尸首可以得到,一定要亲自来接。” 个人觉得这句话的翻译有点问题。 ——又使自郑召之,应该是“又有使者自郑国向她带话,要她亲自来郑国一趟” 不知道哪个意思是正确的。
-
2巫臣聘诸郑,郑伯许之。及共王即位,将为阳桥之役,使巫臣聘于齐,且告师期。巫臣尽室以行。 —————— 这里巫臣为什么要“尽室以行”
-
1是夭子蛮,杀御叔,弑灵侯,戮夏南,出孔、仪,丧陈国 —————————— 子蛮、御叔、夏南的事迹分别在哪有记载
-
1还 是姓还是地名?现代还有这个姓氏吗?
-
2为什么郑襄公向楚庄王称臣的时候说徼福于厉、宣、桓、武 注释是:周厉王、宣王,郑桓公、武公。 此四位人物对郑国有什么特殊意义? 其俘诸江南以实海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江南、海滨指什么地方。 ———————————————— 原文: 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其俘诸江南以实海滨,亦唯命。若惠顾前好,徼福于厉、宣、桓、武,不泯其社稷,使改事君,夷于九县
-
19《宣公四年》 及令尹子文卒,鬥般为令尹,子越为司马,蒍贾为工正,谮子扬而杀之,子越为令尹,己为司马。子越又恶之,乃以若敖氏之族圄伯嬴于轑阳而杀之,遂处烝野,将攻王。 ——这句话里“己为司马”,“己”指“蒍贾”。 这句话里为什么用人称代词“己”指代“蒍贾”? 鬥般为令尹,子越为司马,蒍贾为工正,谮子扬而杀之,子越为令尹,己为司马。——这句话的主语应该是子越,子越谮子扬并且杀了他,然后子越取代了子扬,蒍贾
-
4幽公之乱是不是没有记录 郑人讨幽公之乱——翻译是:郑国人为了讨伐杀害幽公的那次动乱,并注释:幽公即郑穆公。 但《宣公三年》【经】记录的是:郑伯兰卒。葬郑穆公。 【传】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生穆公,名之曰兰。 穆公有疾,曰:“兰死,吾其死乎,吾所以生也。”刈兰而卒。 这上面记录的郑穆公之死也没有什么动乱的情形。
-
3
-
2原文顺序: ①→②→③→④→⑤ ①初,楚司马子良生子越椒。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子良不可。子文以为大戚,及将死,聚其族,曰:“椒也知政,乃速行矣,无及于难。”且泣曰:“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②及令尹子文卒,斗般为令尹,子越为司马,蒍贾为工正,谮子扬而杀之,子越为令尹,己为司马。子越又恶之,乃以若敖氏之
-
5秋八月辛未,声姜薨,毁泉台。 ———————— 为什么把蛇和鲁先君联系起来?是鲁国的图腾是蛇吗?有相关的解释吗
-
3十一月,克减侯宣多而随蔡侯以朝于执事 ———————— 此处“克减”是否为“克滅”之误?如果不是“克滅”,那“克减”是什么意思?
-
7《文公十三年》: 寿馀曰:“请东人之能与夫二三有司言者,吾与之先。”绕朝赠之以策,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使士会。 士会辞曰:“晋人,虎狼也,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不可悔也。” 秦伯曰:“若背其言,所不归尔帑者,有如河!”乃行。 绕朝赠之以策,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既济,魏人噪而还。 秦人归其帑。 ———————————————— 绕朝赠之以策,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
-
3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其在乱乎。君务靖乱,无勤于行。
-
5八月乙亥,晋襄公卒。灵公少,晋人以难故,欲立长君。赵孟曰:“立公子雍。……。”贾季曰:“不如立公子乐。……。”赵孟曰:“辰嬴贱,……?”使先蔑、士会如秦,逆公子雍。贾季亦使召公子乐于陈,赵孟使杀诸郫。贾季怨阳子之易其班也,而知其无援于晋也,九月,贾季使续鞫居杀阳处父。书曰:“晋杀其大夫。”侵官也。 —————————————— 贾季亦使召公子乐于陈,赵孟使杀诸郫。// 贾季怨阳子之易其班也,而知其无援于
-
11荦有力焉,能投盖于稷门
-
22于是夏父弗忌为宗伯,尊僖公,且明见曰:“吾见新鬼大,故鬼小。先大后小,顺也。跻圣贤,明也。明、顺,礼也。”君子以为失礼。 仲尼曰:“臧文仲,其不仁者三,不知者三。下展禽,废六关,妾织蒲,三不仁也。作虚器,纵逆祀,祀爰居,三不知也。” 下展禽,废六关,妾织蒲,作虚器,纵逆祀,祀爰居,这六件事在《左传》里有纪录吗?
-
11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很多王朝,每个王朝又有很多位君王。在君王这份有前途的工作上,有的人励精图治,流芳百世,有的昏庸无道,遗臭万年。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遗臭万年”的君王——晋景公,但他之所以“遗臭万年”并不是因为昏庸无道,而是因为他的死法真的很臭! 公元前600年晋国国君成公去世,儿子晋景公即位。在伟大的爷爷——五霸之一晋文公的光环照耀下,晋景公也加持了“争霸”的属性,想要重现晋文公时期的辉煌
-
1《小雅·苕之华》: 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三星指星,牂羊指什么?
-
15吴申叔仪乞粮于公孙有山氏,曰:“佩玉繠兮,余无所系之。旨酒一盛兮,余与褐之父睨之。” 对曰:“粱则无矣,粗则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 这段对话表示什么意思?
-
20“伯”的意思是长,家里的老大。父亲的哥哥称为“伯”,意思是比父亲岁数大。引申义就是统领一方的长官,也就是当地的老大。而一方可能包括很多诸侯,所以又引申为诸侯之长,诸侯结盟的盟主,也就是“方伯”的意思。天子派使者来,授予诸侯盟主“方伯”的称号,也可以说是盟主自己“称伯”。 “霸”的意思是暴雨,雨太大把身体打得很疼的意思。引申义是强大暴力的人,或者是对别人施加暴力的人。进一步引申为对一方人施加暴力,或
-
27一般都解释成去看打鱼,我很纳闷,打鱼有什么好看的?即使是有特殊癖好,爱看打鱼,不能找个近点的地方看吗?为什么跑到棠这个远地去?大家以为隐公说
-
8天若祚太子,其无晋乎。是什么意思?
-
0《庄公三年》:秋,纪季以酅入于齐。 注解显示为xiē 并玄圭切,音攜。 拼音显示是 xī 音攜 的话是不是应该读 xié
-
23精读完一遍左传要多久啊?
-
17《春秋左传研究》是童书业晚年之作,“为总结本人六十岁以前全部之先秦史考证性研究”,包括《春秋左传考证》和《春秋左传札记》两部分。书中可见众多子目,每一子目类似关键词,下有论述,可视为一个个小的专题讨论。童书业先生从自己多年精读《左传》以及其他大量史籍的积累出发,论证翔实,有不少精辟的见解。本书对《左传》关键人物、事件提纲挈领,对深入研习《左传》大有裨益。
-
12十一月,杞成公卒。书曰“子”,杞,夷也。不书名,未同盟也。凡诸侯同盟,死则赴以名,礼也。赴以名,则亦书之,不然则否,辟不敏也。 辟不敏是什么意思?是谁辟谁的不敏?
-
7什么是六体不易?
-
8如果先看的《春秋左传注》还有必要看《春秋经传集解》吗?
-
16左传的 军于……,和 师于……,有什么区别?
-
34荆尸到底是什么?
-
32桓元年。夫人孙于齐。不称姜氏,绝不为亲,礼也。绝不为亲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称姜氏就是绝不为亲?
-
6简体横和繁体竖阅读差别到底是什么?
-
2庄公十有二年春王三月,纪叔姬归于酅。是改嫁到酅国了吗?
-
1庄公八年春王正月,师次于郎,以俟陈人,蔡人。意者,相见而盟则书曰会,相见洽谈而不盟则书曰遇,此俟者,谓无盟亦无洽谈乎?抑相见而无盟无洽谈乎,或一方待,而对方不至,虽相见亦无乎?
-
1春秋的赐命到底是什么?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