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春吧
关注: 2,118 贴子: 74,421

敬爱神仙缅怀大师

  • 目录:
  • 明星
  • 3
    寻找李少春 “手提红灯四下看”的英气不再,对他而言,时间不仅没有抚平伤痛,相反却让人习惯了痛。
  • 2
    寻找李少春 “手提红灯四下看”的英气不再,对他而言,时间不仅没有抚平伤痛,相反却让人习惯了痛。
  • 2
    刘新阳   由范钧宏先生改编,阿甲先生导演,李少春、杜近芳、袁世海等前辈首演出于1958年的现代京剧《白毛女》,虽然无法与后来1964年被确定并推广的八出“革命样板戏”相比,但它却是新中国成立后,创作演出的众多京剧现代戏中比较有影响的一出。对现代京剧《白毛女》的艺术影响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恐怕莫过于中国京剧院众多艺术家联合打造的“李杜”经典版本。但据我所知,除李少春先生外,作为“后四大须生”之一的奚啸伯也曾在石
  • 2
    原创 博览戏韵 文武精深 博学多能 李少春(1919年-1975年),河北霸州人。工武生、老生、文武老生。从艺数十年,舞台扮相清秀,嗓音宽厚,身段优美,技艺精湛,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更是京剧界罕见的文武全才、戏曲艺术革新家。曾任中国剧协理事、演剧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印友好协会理事,中国民主青年联合会委员。
  • 2
    陈庆予 京剧小生大家叶盛兰的长子叶蓬,秉承“为祖师爷传道”的家训,教出了于魁智、杜镇杰、王平、杜鹏、黄炳强等老生演员,撑起了京剧生行的一方天空,这是行内人所共知的。在采访中,叶先生讲述了自己当年两次拜师的经历,这却是鲜为人知的。
  • 2
    万伯翱 海内与海外 京剧《野猪林》是编剧于我国四大名著之《水浒传》中的传奇故事。宋朝奸相太尉之子高衙内在东京游庙时遇见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年轻貌美的妻子张氏,就带着家丁上去百般调戏,林冲、鲁智深赶至解围,衙内及家丁才狼狈鼠窜。高衙内和陆谦又设毒计用宝刀引林冲入“白虎堂”擒拿毒打入狱,刺配沧州。发配路上陆谦按太尉旨意买通解差,在野猪林欲杀害林冲,多亏林冲的结拜兄弟鲁智深相救,才得以“若非仁兄从天降,我今
    梨园居士 12-25
  • 5
    京剧连载 拉弓靠膀子 唱戏靠嗓子 另又有“挑担的膀子,唱戏的嗓子 演员不动心,观众不动情 京剧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必须调动自己的情感,努力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在内心深处唤起角色的自我感觉,只有这样才能使观众受到感染。如梅兰芳演出《霸王别姬》时饰虞姬,当演到“别姬”一段时,梅兰芳在心理上即有一种悲痛感。周信芳演出《清风亭》时饰张元秀,当演到“望子”等情节时,他本人也会伤心流泪。这就是演员在表演中“动心”,并以
    梨园居士 11-30
  • 2
    于洋   今年,恰赶上“中秋”、“国庆”两个喜庆的日子,我与家人商定,一定要去看看我的老恩师。  
    梨园居士 10-13
  • 4
    翁偶虹  有一天,李少春约我到他的新住所,看他新买到的王雪涛画师几张精品。他的新住所是东单北外交部街东口路北的一幢洋楼,以每月一百元的租金租赁的。
    梨园居士 10-11
  • 3
    梁汉森 梁汉森 京剧电影《野猪林》推荐导语-在国家艺术基金《戏曲数字影像导演人才培养》班上的讲话 戏影大师 李少春/崔嵬 ——电影《野猪林》观感
  • 7
    原创 儿童文学作家周锐 我小时候看过京剧电影《野猪林》。当时喜欢它的重要原因之一你们猜不到——它是彩色的。因为当时的绝大多数影片都是黑白的,孩子还是喜欢五色斑斓啊。
  • 3
    原创 冰蝉人物志 “我虽然成为不了第二个梅兰芳,但我会成为最好的李胜素。” 这句话是“京剧第一美女”李胜素在接受采访时,说出她这一生唯一的追求。 听者,无不动容。的确,她将一生都献给了京剧。 李胜素13岁学戏至今,无时无刻都带着这份真诚勤勉和长久坚持,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的“梅派大青衣”,在戏曲界有着崇高的地位。 如今,卸去浓妆的李胜素长相依旧美丽而动人,仿佛岁月不曾在她脸上留下痕迹。 然而,再优秀的女人也有是非
  • 5
    马龙 今年初春的一个早晨,我前去 拜访武生名家王鸣仲先生。在他家客 厅的墙上挂着三副镜框,一副是李万 春先生为王鸣仲画的梅花与水仙,名 为《神仙福寿图》;一副为王老年轻 时《闹天宫》的剧照;还有一副是周 总理的标准像。与王老的话题就从这 三副镜框中所涉及的人物开始。
  • 4
    法立 宋韵京剧 社会在进步,非要拿着李少春与杨小楼相比或者与纯老生并论,则难免不会出现以偏概全。公正地说,李少春的武戏丝毫不比其他杰出的武生逊色,他的唱念可与同时代的著名须生争相媲美。有幸听过李少春先生《战太平》全部唱段的吊嗓录音和灌制的“号炮一响惊天地”的那段【西皮导板转散板】,我真的想象不出——这出余叔岩先生亲授的剧目,除了他的师兄、四大须生之一的谭富英先生外,还能有谁能够达到如此炉火纯青的水准
  • 8
    法立 宋韵京剧 京剧《野猪林》(电影版)集京剧文武老生之大成,不仅是京剧艺苑中的一枝风姿瑰美的艺术奇葩,也是一出雅俗共赏久唱不衰的传世之作。据闻,最早把这个故事搬上京剧舞台的是武生宗师杨小楼。1922年,他在上海跟牛松山学了《夜奔》的身段后,回到北京正式改编上演颇受欢迎,成为武生戏的典范。此剧演红后,激发了杨小楼排演全部《林冲》的豪情——共分四本:《野猪林》、《山神庙》、《夜奔梁山》、《火并王伦》(杨只排
  • 4
    翁偶虹 戏剧表现生活,生活也产生戏剧。在一出戏的演出过程中,往往产生戏外之戏。
  • 4
    云春树暮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人过七十古来稀。”不言而喻我们的前辈把七十岁看作是人生暮年。我们也常常习惯地称年过七十岁的人是古稀老人。当我们叩响冯志孝先生的家门,见到志孝先生的那一刻,一股充满活力的气息便迎面扑来。我们已经熟悉了冯志孝舞台上的形象:运筹帷幄的诸葛亮、巧言善辩的蒯彻、老谋深算的宋士 、穷困潦倒的张元秀等等,一个个都是长须飘胸的老头儿,似乎和冯志孝的年龄是接近的。但面前的冯志孝先生潇洒飘
  • 3
    索俊才  由李少春编演的《野猪林》被搬上银幕与广大观众见面,迄今已四十余年。四十年来《野猪林》的影响越来越大,李少春的表演艺术也愈来愈深入人心,为大家所看好。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野猪林》的演出不绝于舞台,先是内蒙古京剧团演出该剧,由京剧名家李万春之子李小春饰演林冲,由于受到舅父李少春的亲授,故其表演可谓不凡。之后,中国京剧院也多次演出该剧,李光、李岩、于魁智等名家分别任主演。此外,一些著名的京
  • 2
    陈庆予 京剧小生大家叶盛兰的长子叶蓬,秉承“为祖师爷传道”的家训,教出了于魁智、杜镇杰、王平、杜鹏、黄炳强等老生演员,撑起了京剧生行的一方天空,这是行内人所共知的。在采访中,叶先生讲述了自己当年两次拜师的经历,这却是鲜为人知的。
  • 4
    李崇林 京剧功法“做”的表演,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离不开程式与定式。 堪称:演员真身、艺身、化身三位一体神奇的艺术表演形式——“假亦真来真亦假”。
  • 2
    作者:张云溪 “文戏武演”与“武戏文演”,这两句话含有辨证对待事物的哲理性。演员吃透了这两句话的精神实质,对照检验一下自己所演出的剧目,便会发觉有许多可做文章处还没挖出戏来。
    梨园居士 12-31
  • 6
    琴韵声声盼春归 李少春是京剧历史上唯一文武兼优的表演艺术家,他继承传统、勇于创新、文精武绝、建树硕硕,下面就他在京剧武功艺术方面的成就做粗浅的论述。
    梨园居士 12-29
  • 9
    凌恩岳  我从上小学时就爱上了京剧,听过看过,听,是指听唱片,听收音机。听,可以天天听,而看,是亲临剧场,只能在寒暑假期间才有时间去剧场。及至步入社会,每有好戏都要到剧场去看。
    梨园居士 12-22
  • 2
    刘新阳 在谭鑫培创立谭派艺术的滋养下,直接孕育了余派、言派的形成,余、言之下出现的谭富英、杨宝森、李少春、奚啸伯等不同的老生流派,都是在谭鑫培开创的京剧格局下进行的发展、创新和流变。但在谭鑫培去世一百年后,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京剧人和戏曲研究者的面前,谭鑫培创立的老谭派在今天还存在吗?
  • 5
    张发栋 北方戏曲传媒 引言:张发栋,甘肃兰州市人。自幼受父亲影响,因观看李少春先生主演的电影《野猪林》,喜爱上了京剧艺术。至不惑之年,方将往昔的看戏听戏感受,以随笔的方式记录,倒也不失于京剧评论形式上的一种新探索。这篇《谈李少春》,请大家随便看看。
  • 5
    王梦生   老生唱法  行当之中,以唱工胜者惟“生”“外”“旦”“净”“老旦”“小生”六种,六种之中又以“生”为最,故京师每一班中必有善唱之“生”,乃能成立,否则虽有佳伶妙剧,究嫌群龙无首,观者相率裹足矣!各脚唱法嗓音均可造作,惟“老生”须出天然,故以生为“唱工”之领袖,其最有名者,必在此种,唱工要旨,以“字正腔圆”四字,为此中人不二法门,而“生”唱尤须合此四字,其他小有出入,尚无不可,“生”之唱大抵
    梨园居士 11-18
  • 3
    窦晓璇 一个人在成长的路上能遇到几位好老师,是幸运和福气,将终生受益。记得我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懵懵懂懂接触到京刷,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这门神奇的艺术。正是在妈妈的教励和支持下,我10岁考入天津市艺术学校。从中专、大学到参加工作,经过老师们的口传心授和精心培育,我在艺术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幸运的是,我遇到了我的恩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先生。
    1-1
  • 2
    郑岩 宋韵京剧 作者简介:郑岩,男,京剧丑角。曾用名郑天宝。工文丑,师承萧长华、萧盛萱先生。他演传统戏不拘泥模仿前人,而能够结合剧情,融入自己的理解和创造,演新编剧目也能灵活运用传统功力深化角色。在现代戏演出中,他曾因扮演《白毛女》之穆仁智广受赞扬。被誉为“全能的丑角演员”。郑岩先生退休前担任中国京剧院二团副团长,曾多次赴港、台地区及欧洲国家公演,并担任主要角色。
    梨园居士 11-10
  • 3
  • 3
    宋韵京剧 在幼年时,“袁世海”三个字我是从画刊封面霸王照片认识的。当时还有一个不解之谜,为什么袁世海还当大总统呢?后来才明白:大总统叫“袁世凯”。
  • 130
    来源于网络,作者不详 自从杜月笙死后,孟小冬没有独立谋生,长期过着节俭清贫的生活,而且,至少错过三次发展的机会。 可惜!
  • 8
    法立 宋韵京剧 京剧《野猪林》(电影版)集京剧文武老生之大成,不仅是京剧艺苑中的一枝风姿瑰美的艺术奇葩,也是一出雅俗共赏久唱不衰的传世之作。据闻,最早把这个故事搬上京剧舞台的是武生宗师杨小楼。1922年,他在上海跟牛松山学了《夜奔》的身段后,回到北京正式改编上演颇受欢迎,成为武生戏的典范。此剧演红后,激发了杨小楼排演全部《林冲》的豪情——共分四本:《野猪林》、《山神庙》、《夜奔梁山》、《火并王伦》(杨只排
  • 11
    在大家的大力支持下,纪录片《寻找李少春》第一集《少年英雄(上)》在本月21日已经与大家见面了。在
  • 15
    “群挡子”是京剧术语之一,意指三人以上的打斗。根据具体参演打斗的人数,又可称多少股荡,如三人
  • 9
    李少春——走绝的路 纵然以今天的标准去衡量李少春仍然是帅哥无疑,面庞丰润,鼻梁高挺,唇线清晰,两道浓眉之下的一双眼睛除了拥有京剧演员特有的神采之外还平添了几分忧郁,他身材匀称,个头不高却绝不显矮,穿着讲究,纵使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他一袭军装、一件军大衣仍然不失风范,这是一位作古近半个世纪却仍然使人着迷的人。 或许是越神秘越使人着迷,李少春留下的资料不多,声音留有一些,影像不过一个1958年出访日本时所录制的
  • 8
    放网盘了自取 http://pan.baidu.com/s/1jG44Q4e
  • 27
    王金璐(京剧名家):少春所以能有较高的艺术造诣,一方面是家庭条件优越,一方面是个人刻苦努力。他的父亲李桂春,艺名小达子,在台上是位了不起的名演
    6666lf 5-18
  • 26
    问人要了张清楚一点的
  • 53
    几张照片              《白毛女》 李浩天、窦晓璇             《锁麟囊》 吕洋            《沙桥饯别》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3

会员: 春迷

目录: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