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谟克利特吧
关注: 48 贴子: 2,983

笑的哲学家,敏锐的唯物主义

  • 目录:
  • 其他
  • 0
    德谟克利特:宁愿在一民主制度中受到贫穷,也不愿在专制统治下享受幸福
    wbqwaqwly 4-4
  • 18
    一 我们面前的这部著作(使我们返回到一个时期,这个时期就时间来说距离我们不过一代之久,但是它对德国现在的一代人却如此陌生,似乎已经相隔整整一个世纪了。然而这终究是德国准备1848年革命的时期;那以后我国所发生的一切,仅仅是1848年的继续,仅仅是革命遗嘱的执行罢了。 正象在十八世纪的法国一样,在十九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变革的前导。但是这两个哲学革命看起来是多么地不同呵!法国人同一切官方科学,同教会,常
  • 0
    经核实吧主silent仅一人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德谟克利特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12
    此标题命名着一种沉思的尝试。沉思执著于追问。追问乃通向答案之途。如若答案毕竟可得,那它必在于一种思想的转换,而不在于一种对某个事态的陈述。
    将子山 2-25
  • 32
    第一部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 一、研究的对象   希腊哲学看起来似乎遇到了一个好的悲剧所不应遇到的结局,即暗淡的
  • 11
    福柯和德里达无疑是整个后现代哲学对中国当代思想影响最大的两位。因为这两位的出现,也因为其思想对中国当代既定的思想文化场域构成直接对话关系,使得古典时代缩减了。但是,也有一个现象颇为令人奇怪,这两位哲人在当今中国之被运用和重视,似乎是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事,他们之间的思想区别乃至于分歧、冲突并没有人认真对待。这种现象其实在国际学术界也是如此。人们并不想深究,更不想追究两者思想的分歧,而是更乐于采取实用主义的态
    🧜‍ 1-28
  • 4
    奥古斯丁曾说过,时间是什么?你不问,他还知道,你一问,他却困惑。关于“时间”的奥古斯丁式的回答,也同样适宜于“心灵”。我们时常谈论心灵,但真
    舞于风中 12-25
  • 52
    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自然”概念可能是最没有问题的概念,有些人甚至都不会想到它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即便对于从事哲学研究的人来说,很多人可能也把“自然”理解為物理世界或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的总称。人们未必会把前苏联的官方哲学看在眼里,但对“自然”的理解恐怕与前苏联1967年版的《哲学百科全书》和1974年版的《大百科全书》相差无几,这两部书对“自然”的定义是:“最广义的自然界即自身表现為无限多样的整个存在。在这个意义
    舞于风中 12-15
  • 0
    在科学发展史上,休谟是第一个对归纳法的合理性提出质疑的哲学家。他认为,“不可能有理证性的论证来证明,我们所没有经验过的例子类似于我们所经验过的例子”。休谟对归纳法的这一质疑,被康德称之为“休谟问题”,也叫“归纳问题”,即归纳推理缺乏逻辑基础,从个别经验事实或单称陈述推出普遍命题或全称陈述并不具因果必然性,归纳推理是不可靠的。针对这一问题,休谟提出从心理学角度来解决。他认为,归纳法的本质不能用逻辑,
  • 1
    这几天看字典,想到一个问题。 字典中总有一些词汇,被默认是不言自明、无需解释的,我们且称之为“基本词汇”。这些词汇用于解释其他词汇,是意义的基本承担者。如果用更理念化的观点看,它们甚至就是语言的意义本身。某种意义上,它们也是不能被解释的。 由此我想到,哲学概念里也有一些这样的概念,它们的意义就是它们本身,它们是一切意义的开端,用其他任何词汇来解释它们,都会陷入循环论证。 我知道这样的词有:存在(being),
  • 21
    引 言      按照哲学家[②]在《天地篇》[③]第1卷中的说法,差以毫厘,失之千里。[④]因此,既然一如阿维森纳在其《形而上学》的开场白中所说,存在者[⑤]与本质是理智的原初概念,[⑥]则为避免由于对它们的无知而滋生错误,并探究有关难点,我们首先就应当阐明存在者与本质这两个术语的含义,它们各自是怎样显现在形形色色的事物中,又是怎样相关于属相、种相与种差这样一些逻辑概念[⑦]的。      既然我们应当由复合事物领悟单
    次级元素 12-31
  • 0
    又聊爆了?
    丨狮子丶 12-26
  • 13
    1 伟大的见证 我本可以把这次献给弗朗茨·罗森茨维格的演讲呈现为一次礼仪祝词。上周四,也即,1964年12月10日,是这位思想家逝世三十五周年的纪念日。他的作品,满载崇高的学术传统,对当代思想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也充分地证明了,在他去世五周年的今天,在一个与他相称的高等教育机构中展开对他回忆的合法性。马里·格雷特勒基金会——对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更为此添上了额外的价值。 但是,把我们带到罗森茨维格面
  • 27
    工具理性批判把自己理解为卢卡奇从韦伯那里接受过来的物化批判,而又不想承担客观主义历史哲学的后果【1】。这样一来,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就陷入了两难境地,从中我们可以吸取教训,并找到社会理论范式转型的根据。我想先来描述一下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是如何继承卢卡奇的做法,对韦伯的合理化论题进一步进行转换的【2】。从历史角度来看,卢卡奇对物化理论的解释,由于革命的失误和发达工业社会中出现了未曾预料到的认同力量而遭到
    次级元素 11-29
  • 5
    各方面均可,欢迎大家各抒己见(无所谓专业不专业)
  • 4
    【摘要】下向因果问题和感受性问题是当代物理主义所面临的两个挑战,它们迫使金在权不得不从物理主义的立场上有所让步。本文分析了金在权在这两个问题上失败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案。笔者的立足点不是物理主义,而是二元论的功能实在论。功能实在论把功能实现的整体看作第一实在,其中的两个要素即功能意义和功能结构是具有因果力的,因而也是实在的。一方面,由于功能意义和功能结构是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参与下向因果
  • 21
    已经开学了,估计也就有一段时间要离开贴吧了,发个贴留念下
  • 14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 11
    伊壁鸠鲁向梅瑙凯问好! 不要因为年轻就耽搁了学习哲学,也不要因为年纪大而感到学习哲学太累了。因为一个人在灵魂的健康上既不会时机尚未成熟,也不会时机己过。说还没有到学习哲学的时候或是说时机已经错过的人,就等于在说在获得幸福上时机未到或已经错过一样。所以,无论青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应当学习哲学。对于老年人,可以通过美好的经历而立即变得年轻;对于青年人,则可以由于不再对未来惧怕而变得成熟。我们要关注的是在
  • 54
    第一部分 单纯实体(第1节——第9节) 1.我们这里所要谈论的“单子”,不是别的而是构成复合物的单纯实体,“单纯”指的是“没有部分”。(参见《神正论》第10节) 2. 一定存在着单纯实体,因为有复合物存在;复合物只是单纯物的集合或堆积。 3.在没有部分的地方,不可能有广延、形状和可分性。这些单子是自然的真正的原子,即事物的元素。 解释: “实体”是西方哲学传统中的核心概念,其基本含义是指,在事物变动不居的现象后面有一个
    次级元素 12-28
  • 43
    现象学、解释学、生命哲学——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狄尔泰及雅斯贝尔斯遭遇 作者:〔匈〕M.费赫
  • 9
    【内容提要】 1929年在瑞士的达沃斯,卡西尔与海德格尔围绕着如何阅读康德这个话题展开了一场举世瞩目的辩论:究竟是新康德主义者对康德的知识论解读误解了康德,还是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解读误解了康德?卡西尔站在他的符号形式的哲学立场上为人类的无限和超越进行了辩护,而海德格尔则站在他的存在论基础上指明了人的本质规定就是有限性、历史性。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卡西尔主张康德哲学的核心问题是自由的可能性问题,而海德格尔则主
    次级元素 11-16
  • 49
    任何当代自身意识理论的“海德堡学派”这个称号是由图根特哈特(E. Tugendhat)最先提出来的。在其《自身意识与自身规定——语言分析的诠释》一书的前言中,他特别指出,在自身意识理论的当代发展中,“这一萎缩了的传统的最先进立场是由海德堡的迪特·亨利希(D. Henrich)以及他的学生乌尔利希·珀塔斯特(U. Pothast)和康拉德·克拉默(K. Cramer)所代表。人们可以在自身意识理论中谈论一个‘海德堡学派’。”1
  • 72
    克罗齐是20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美学家之一,他的美学思想以直觉表现论为核心,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过相当重要的影响。现代美学家与批评家朱光潜一到英国留学最早了解到的西方美学家就是克罗齐,而且在他最先介绍欧洲批评家的系列文章中,对克罗齐推崇备至。在朱光潜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文艺心理学》(初稿完成于1931年,1936年出版)中,克罗齐的直觉说作为最重要的美学原理予以阐述,在定稿中,专列一章对克罗齐美学作出全面的评述,其
  • 20
    哲学虽然一向面临着各种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它本身却很少成为一个问题,至少在近代风起云涌的哲学革命(以笛卡儿和康德为代表)之前是如此。长期以来,人们所理解的“哲学”首要是指亚里士多德制定的“第一哲学”,即以“To on he on”(“作为存在的存在”或“存在自身”)为考察对象的形而上学。但实际上,亚里士多德本人是在宽泛得多的意义上来使用这个术语的,他所说的“哲学”来自古希腊传统的“Sophia”(智慧)观念,而“Sophia”不仅
  • 1
    一、历史和文本背景   谢林于1809年出版了《论人类自由的本质》一书,该书的最后一句说道:“我们将会以一系列其他论文来补充当前的这篇论文……”(Ⅶ,416)①在当时,无论对于公众还是对于谢林本人而言,都没有料到这竟然是他最后一部公开发表的哲学著作。事实上,谢林并没有从事那篇论文的补充工作,而是自1810年起开始构思一部内容庞大、形式新颖的哲学著作——一部在结构上类似但丁的《神曲》,由“过去”、“现在”和“未来”三
  • 4
    斐洛•尤迪厄斯亦称亚历山大里亚的斐洛(Philo Judaeus of Alexandria,约公元前15年~前40年/前45年),是生於亚历山大城的犹太哲学家和政丵治家。斐洛第一个尝试将宗教信仰与哲学理性相结合,故在哲学史和宗教史上有独特地位,更被视为希腊化时期犹太教哲学的代表人物和基督教神学的先驱。他的哲学对犹太教和及后的基督教发展有极深远影响。他是希腊化时期重要的犹太思想家,他的思想是联系希伯莱文化、希腊文化、基督教文化纽结。 面对
  • 23
    20世纪下半叶,建基于主体分析学基础上的认识论开始动摇,知识论从认识论一极主导进入到泛化增生和多元并存的新阶段。在目前知识论异常丰富甚至有些杂乱的现状中,群体分析学取代主体分析学成为知识论的基础,是一条较为清晰的发展线索。本文称之为“知识论的群体主义转向”,并尝试对其进行初步解读。
  • 38
    伽达默尔是世界最长寿的哲学家之一。作为海德格尔的嫡传弟子,他深得其师之精髓。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在哲学上的渊源关系不仅表现在现象学的描述方法上
  • 10
    概念史是一个近年来受到不少人青睐的研究方法,吸引了不少学者。概念史查考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及其发展变化,并揭示特定词语的不同语境和联想。它所主张的历史视角和考证维度是不同于实证主义研究方向的另一种模式。笔者曾发表短文《历史语义学与概念史》,[1]并在其他一些短文中论及这一研究方法的基本问题。当下中国学界对观念或概念的历史语义研究,有人称之为观念史研究,有人称之为历史语义学(概念史),也有人称之为关键词
  • 28
    一般认为卡尔纳普是逻辑实证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1891年生于德国,1926年到维也纳大学任教,加入维也纳小组。他自述其主要思想来源是弗雷格、罗素和维特根斯坦。1928年出版了《世界的逻辑构造》,这是维也纳学派当时最系统、最重要的著作。卡尔纳普接受罗素的呼吁,用数理逻辑这种新工具进行逻辑分析,建立一种新的、科学的哲学。怀特海和罗素把这种方法应用于数学概念的分析,力图确定少数一些最基本的概念,逐步从这些最基本的概
  • 12
    黑格尔哲学传入中国,从马君武在1903 年《新民丛报》上撰文介绍开始算起,迄今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在这一个世纪里,黑格尔在中国的命运可以说是
  • 54
    这里要讲的是真理的本质。真理的本质问题并不关心真理是否向来是一种实际生活经验的真理呢,还是一种经济运算的真理,是一种技术考虑的真理呢,还是政
  • 8
    尽管据说在雅典德谟克利特很难被哲学大家们认可,然而他却能够被看作是代表了前苏格拉底时期思想的最顶峰,并且他的原子论的形而上学因其显著的现代风
  • 0
    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德谟克利特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原子

目录: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