佲家传媒吧
关注: 21 贴子: 128

  • 目录:
  • 其他
  • 4
    李肇伦,男,1950年4月出生于上海,原籍广州番禺,民间学者 ,职业艺术品鉴定师,广东卫视《名家说宝》特邀鉴定评估专家,拥有几十年的鉴定经验,其本人也是一位大收藏家。 李肇伦数十年来钟情于传统文化,退休后致力于辽金文化与岭南文化研究。主笔出版了《西夏遗珍》《彩图本契丹文献探秘》,内有多项成果为业界最早发现。 --------------------------------------------------------------------------------------- 鉴定范围: 历代瓷器、各朝名家字画、翡翠玉
  • 2
    在中国的制瓷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莫过于清代。清代既传承了明代的青花、五彩,又在其基础上开创了
    necheel 5-21
  • 0
    广州佲家传媒有限公司是个骗子公司,可能有背景,我已报警立案五年还没结果
  • 2
    端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因其良好的发墨特性,为历代文人墨客称颂不已。不过,如今端砚的实用
    L小彬18 7-8
  • 0
    金一垚跨境电商怎么样啊?靠谱吗?技术过关吗可信吗金一垚跨境电商怎么样啊?靠谱吗?技术过关吗可信吗金一垚跨境电商怎么样啊?靠谱吗?技术过关吗可信吗金一垚跨境电商怎么样啊?靠谱吗?技术过关吗可信吗金一垚跨境电商怎么样啊?靠谱吗?技术过关吗可信吗金一垚跨境电商怎么样啊?靠谱吗?技术过关吗可信吗金一垚跨境电商怎么样啊?靠谱吗?技术过关吗可信吗
    头像削 9-15
  • 0
    星起源电商怎么样啊?靠谱吗?技术过关吗可信吗星起源电商怎么样啊?靠谱吗?技术过关吗可信吗星起源电商怎么样啊?靠谱吗?技术过关吗可信吗星起源电商怎么样啊?靠谱吗?技术过关吗可信吗星起源电商怎么样啊?靠谱吗?技术过关吗可信吗星起源电商怎么样啊?靠谱吗?技术过关吗可信吗星起源电商怎么样啊?靠谱吗?技术过关吗可信吗
  • 3
    从古至今,中国人对于翡翠的热爱程度从未消减过,不管是国代的王孙贵胄、达官贵人还是如今的平民百
  • 2
    近几年,雕漆很火。从深藏宫苑的贵族专享,到市场追捧的投资黑马,雕漆技艺历经千年,依旧散发着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2006年,雕漆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国家也不断加大保护力度,这门古老的工艺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 业内人士表示:“当代雕漆的精品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尤其是名家雕漆作品的价值会越来越高。” 雕漆或将成投资热点 作为中国传统民族艺术,雕漆艺术横跨千年,历来深受皇室贵族所推崇,具有极高的社会
  • 1
    2018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稳健发展,高价作品频现,引起了各界人士的侧目及社会的高度关注,收藏市场风
  • 1
    平日里,人们通常所说的“开光”,又称为开光明、开眼、开明,就是新佛像、佛画完成想置于佛殿、佛室时,所举行替佛开眼的仪式。在佛教中,经过开光中的佛像具有宗教意义上的神圣性,受到佛教徒的顶礼膜拜。那么,瓷器上的“开光”又是怎么回事呢? 瓷器开光是一种传统装饰技法,指在瓷器的某些部分画出边框,并在边框中画以山水、人物、花卉等。据现有资料来看,最早的开光见于宋代的磁州窑和吉州窑吉州窑的釉下彩绘,这对后世的
  • 1
    古瓷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爱好者甚多。可火爆的市场、高额的利润,致使大量的仿品流入市场。赝品越仿越真,档次越仿越高,做旧手法越做越到家,搞得藏友们真伪难辨。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避免收藏一些假古瓷呢?以下几点可供藏友参考: 1、不要总想从旧货古玩市场买到珍稀名瓷。珍贵古瓷相当少,很早以前便受到人们的珍视,如官窑、汝窑、哥窑这些珍品瓷器,目前国内外的存世量几
  • 0
    “官窑”和“民窑”尽管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在生产工艺、图案纹饰、艺术价值等方面却有着天壤之别。特别是在目前的艺术品市场上,同一个年代、同一艺术水准的官窑器和民窑器,价格差很可能达到十倍。民窑是否就一定不如官窑? 定窑在中国古陶瓷历史上是承上启下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定窑原先只是民窑,生产的是民间大量使用的日用瓷,后来宫廷插手,部分生产御用瓷,这是“民转官”一个历史 性的转折。 民窑是指民间经营的窑口,一
  • 0
  • 0
    玉摆件,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华玉文化历史,也是中华玉文化中一个亮丽的奇葩。 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玉摆件的历史也属于浩瀚玉文化中的一部分,最早出现于宋代,兴盛于明清两朝。摆件于宋代出现的原因主要得益于当时玉矿石的来源拓广,且手工业加工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对坚硬的玉矿石可作更加精细、快捷的加工。 清代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顶峰,玉器生产规模巨大,官营和私营两种模式都得到极大发展,大批能工巧匠相继出
  • 0
    中国瓷器制作的历史悠久,品种繁多。除了高贵典雅的青花和色彩艳丽的彩瓷外。素雅的白瓷也是人们喜爱的一个品种,虽然看上去没有斑斓的花纹和艳丽的色彩,但在朴实无华中,它展示给人们的是那自然天成的美。 白瓷:釉料中没有或只有极微量的呈色剂,生坯挂釉,入窑经过高温火焰烧成的素白瓷器。 白瓷是汉民族传统瓷器。由于它受人们的喜爱,白瓷显现高贵,其用途广泛。它最早创烧于东汉之前,北齐时出现了最早的白瓷,经过隋代的发
  • 0
    中国的珐琅器工艺于元代由西亚引进,是典型的舶来品。在明初,它似乎仍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格古要论》的作者曹昭甚至认为它只适合做妇人的闺阁用品。然而,经过明宣德、景泰两朝的努力,珐琅器工艺突飞猛进,从闺阁用品变身成为宫廷用品,直至清代,它仍是皇家贵族的宠儿。其雍容华贵的造型,富丽堂皇的色彩和寓意吉祥的纹饰至今仍魅力不减。 解读中国珐琅器 善于吸收外来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任何一种舶来品,一旦来到中华
  • 0
    陶瓷文明是中华文明最丰富的一支,千百年来,陶瓷本身从内在到外在都有着意想不到的变化。以陶瓷装饰来看,两大基本手段——釉色与纹饰是陶瓷之美的左膀右臂,前者抽象,后者具象。釉色是陶瓷的外衣。古人的聪明才智让白作为起点,黑作为终点,五色杂陈其中。瓷器的釉彩始于单色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极具美感。 在中国古代近三千年的瓷器生产史上,单色釉瓷器不仅是出现最早的釉色品
  • 0
    清三代是清代瓷器制造的顶峰,康熙、雍正与乾隆三朝民富国强,三朝君主皆极为关注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烧制。在强大的财力和三朝君主的大力支持下,清三代特别是康熙朝在瓷器器型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在瓶、罐、尊、壶等造型方面皆有所创新,成功创烧出诸如棒槌瓶、莱菔尊、转心瓶等新品种,极大地丰富了已有的瓷器器型。 硬棒槌瓶,又称圆棒槌瓶,主要指康熙年间的式样,盘口,短直颈,圆折肩,圆筒状长腹,圈足,底部多为
  • 0
    明朝两三百年间,制作了不可胜数的器物,可称上乘之作。其中以大明宣德炉为典型,它的横空出世,对收藏家来说可谓是一大幸事,实乃天地间一精美绝伦的古董。它以其选料上乘,制作精良,型制优雅,皮色绝妙,落款蕴广等文明集萃,名噪至今。 宣德炉,简称“宣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风磨铜铸成的铜器。宣德三年(1428年)初,明宣宗收到泰国王进贡来的数万斤精美的“风磨铜”,敕令工部及礼部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等官
  • 0
    在中国传统习惯上,人们素来非常崇尚红色,常以红色代表吉祥与富贵,红色也逐渐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在瓷器中自然也少不了那一抹红色——红釉瓷,以其特有的民族风格,成为世界陶瓷史上一颗闪耀着夺目光辉的明珠,深受人们喜爱。 北宋时期,钧瓷开创了以铜为呈色剂烧制红釉的先河。随后在元代,又出现了釉里红。然而,由于铜呈色时对温度要求极为敏感,只有在1290°~1300°之间,充分把握瞬息万变的特定烧成气氛,才能呈现
  • 0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据考古研究证实,至少已有七千年的辉煌历史。 在中国玉器的发展过程中,有一种最具人文特色的玉雕品种——玉山子。 玉山子是指以山水、人物或历史故事为题材制作的玉质摆件或观赏件,区别于体积较小的把件、挂件。 为什么说玉山子是中国古代最具文人意趣的玉雕呢? 这还要从玉山子的历史沿袭慢慢说起。 在中国古代,大部分玉器的产生都具有明确的实用功能,无论是远古文化中原始宗教与天地鬼神沟通时所用的玉璧、
  • 0
    《名家说宝》节目第十三、十四期定于2019年1月10日、11日9:25分在广东卫视播出,届时各类民间珍品奇宝惊艳亮相,专家鉴宝,敬请关注! 名家说宝 第十三期 1月10日 上午9:25 播出 名家说宝 第十四期 1月11日 上午9:25 播出 观看指南: (1)可通过登录官方网站荔枝网--广东卫视频道; (2)或是选择广东卫视进行观看。 《名家说宝》是一档艺术品收藏领域大型文化类活动电视节目,由邓丁三老师、杨宝杰老师、李晨老师、罗庚老师、李肇伦老师等著名鉴
  • 0
    请朋友们看看是什么年代,
  • 0
    石榴其实是舶来品,据说汉代张骞通西域时带回中国。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来到了安石国。其时,安石国正值大旱,赤地千里,庄稼枯黄,连御花园中的石榴树也奄奄一息。于是,张骞便把汉朝兴修水利的经验告诉他们,救活了一批庄稼,也救活了这棵石榴树。那一年石榴花开的特别红,果儿结得特别大。张骞回国的时候,安石国王送给他许多金银珠宝,他都没要,只收下了一些石榴种子,作为纪念品带了回来。(广州佲家传媒) 中国人向来喜欢
  • 0
    明万历间王世懋《窥天外乘》:“......我朝则专设浮梁景德镇,永乐、宣德年间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鬃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 明代永乐、宣德期间的红釉器,呈色鲜艳,质量很高,被称为“鲜红”。由于釉色中闪耀出宝石一样的光泽,因而又称为“宝石红”。自从这种红釉器问世以后,文人与嗜古之士纷纷加以评论。 明崇祯间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宣德之祭红杯盘,浑身者、红鱼者、百果者、发古未有。未西
  • 0
    玩瓷器收藏的人,肯定听说过“一方顶十圆”这句话。这也是景德镇的匠人们常说的一句老话,意思是:一件方形的瓷器,能抵过十件圆形的瓷器。可见求圆较易,求方艰难。有人说:既然“一方顶十圆”,那方形的瓷器岂不是应该是比圆形的更加贵重? 那为何有“一方顶十圆”的说法呢?它有着什么样的含义呢? 其实,判断一件瓷器的价值,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它的历史年代、文化价值、工艺制作难度、数量等等。而“一方顶十圆”这个
    山竹传说 12-30
  • 0
    僧帽壶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是中国元代创制的瓷器造型的壶式之一,具有强烈的少数民族风格。“僧帽”顾名思义,是出家僧人头上带的帽子。《佛教大词典》“帽子”条目有载:头巾、禅巾、菩萨巾,冬季僧侣头上所戴布制之物。 “僧帽壶”以“僧帽”为造型有着特别的文化蕴意,它是折射出中国佛教文化和历史的一面镜子。从历史的角度看,“僧帽壶”在历史上有着并且也应该有它独特的地位。 佛教典籍中,佛祖虽然规定了僧人可以佩带帽
    山竹传说 12-21
  • 0
    “包袱”在字典里有很多种解释,常见的比如说,它是相声界的术语,指的是经过细密组织、铺垫,达到的喜剧效果。把包袱抖响了是一个相声演员的能耐。还有一种解释是包裹物件用的布面。而在清朝的景德镇,有一种瓷器也是借用了包袱这个词,叫包袱瓶。 从唐代开始,瓷器都是以表面光滑无比的形式出现,而包袱瓶有一种美妙的层次感,就像是在瓷器上“打”了一个大蝴蝶结,显得体态柔美,华容婀娜,构思奇特,精美娇艳,器物显得更加生
    山竹传说 12-14
  • 0
    钟表是由古代计时器发展而来的,除实用价值外,还有造型丰富、装饰华美、机械奇巧等诸多特点,极富艺术欣赏价值,备受广大收藏受好者喜欢。现今,收藏古董钟表已成为一种社会时尚,从艺术品市场的数据来看,古董钟表市场表现不俗,已成为艺术品收藏投资的热点,在未来的升值趋势相当可观。 中国古时候人们所使用的计时方式基本是日晷或者是滴漏等,这些计时的方式十分复杂,钟表的传来为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 中国与西洋钟表结缘于
    12-11
  • 0
    中国高古陶瓷的诞生与发展历经了漫长的沧桑岁月,从远古人类粘土陶器的起源,历经商周的萌芽期,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原始期,直至隋、唐、宋末元初的成熟巅峰期期,有约近2000多年的历史。 高古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它跨越年限达千年,是中国陶瓷史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艺术角度看,高古瓷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含蓄、内敛的美,它不像明清瓷器通过图案色彩等直观元素去表现美感。与明清瓷的华丽、秀美不同,高古瓷表现
    山竹传说 10-28
  • 0
    近几年,民国瓷器的收藏正日渐升温,在古玩艺术品收藏市场上的成交价格屡创新高,其文化价值和投资价值备受关注。 所谓民国瓷,是指从1912年至1949年间由景德镇生产的瓷器。这近40年的时间,上连清末,下接现代,因此,瓷品上出现的特征也有一些变化,早期与光绪朝瓷相似,晚期又与现代瓷相近。民国瓷中,大量的是日用生活瓷,其中的制作精良者,也值得收藏。    鉴识民国瓷,也应从胎、釉、彩料和老气4个方面入手去进行 一、民国和现
    10-16
  • 0
    瓶之腹际玲珑剔透,两面洞见而瓶内更有一瓶兼能转动,似美术雕刻之象牙球者然。若是者,名曰转心,乃内府珍赏殊品也。 ——许之衡《饮流斋说瓷》 这种瓷器就是转心瓶,是我国整个古代制瓷史上设计最精巧、工艺最复杂的作品。在一个镂孔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上绘各种纹样。“转心瓶”瓶体由内瓶、外瓶、底座分别烧制组成。内瓶上部为外露的瓶口,瓶身似筒形,上有装饰绘画,有四季景物、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动内瓶时,
    山竹传说 10-12
  • 0
    青瓷是最古老的瓷种,早在商周时期的越地(浙江)就有烧造青釉半瓷化的原始青瓷。早期青瓷一直由浙江余姚、上虞以及婺州等地越窑青瓷为主导。越窑,以余姚上林湖区为中心,在经历两晋时期的第一次大发展后,越窑的影响几乎覆盖浙江全省甚至波及周边地区。 杨万里先生说过:“因为有了越窑,有了龙泉窑,才有南宋官窑”。《茶经》在谈论茶具时有云:“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可见,越窑在中国陶瓷历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 近年
  • 0
    靓丽繁复的图案、活灵活现的造型、凸凹有致的填彩、华贵典雅的花式、精致细腻的勾描……站立在一件件精美绝伦的京彩瓷作品丛中,不禁为大师们独具匠心的设计、精彩绝伦的手艺而惊叹;小心翼翼地轻抚把玩间,想象着古代帝王将相坐拥绝世精品,每日端详玩味时的赏心悦目、怡然自得。 如今,现代工艺美术大师们继承前人传统,博采众长、不断创新,使京彩瓷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现出了更具时代特色的魅力。 京彩瓷全称 “京彩鉴赏瓷”,
  • 0
    中国古代釉陶是人们既熟悉又存在大量未知的古陶瓷品种。釉陶起源早、普及广,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巅峰作品为唐三彩。釉陶的诞生为我国陶瓷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意义非同寻常。 ▌釉陶的演变 始于西汉武帝时期的铜釉陶器,最早出现在关中地区,其工艺后来向甘肃、河北甚至江西等南方地区传播,并形成一定的地域特色。西汉釉陶多为以铁为呈色剂的黄褐色釉,西汉末到新莽时期出现褐黄及绿色的复色釉陶,到了东汉铅釉色调则以
    9-25
  • 0
    中国地大物博,南北方经济文化差异大,玉雕作品往往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因此我国的玉雕也分为几大派别,不同的流派都代表了当地不同的人文风情,而苏工雕刻主要体现了我国南方一带的文化。 苏工玉雕以精细巧妙见长 我国的玉雕界按照雕刻手法的不同有很多的雕刻风格分类,海派玉雕,扬州玉雕,苏州玉雕等都是很有名的玉雕,也被人们称为南工。 既然被称为“南工”,苏工一定在细节的刻画上是比较注重的,这也和南方人的性格相仿,
  • 0
    民间收藏当以铜、玉、瓷排列成序的。其中这个铜字排在首位,必然是指青铜器了,只有中国古代最精致的青铜器,那才是堪称国之瑰宝!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花样百出的仿品,很多藏友都不知道如何应对。一些专业人士通过长期的实验,也总结出一些实用“招”,藏友们可以参考一下。 1.锈蚀辨伪 古代青铜器都经过漫长岁月的地下埋藏,由于受地下环境的影响,它们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腐蚀。由于各个青铜器所处的环境不同,经历的条件不同,所
  • 0
    瓷器,是收藏里的重头戏。往年收藏热点多集中在高古瓷、明清瓷,民国瓷在市场多充当配角。如今民国瓷渐入藏家视野,近半年来,其成交价格一路攀升,而民国文人瓷,以其深厚的文化价值,获得不少藏家青睐。 民国瓷是艺术创造的清末民初最漂亮的一种瓷器。过去珠山八友不受重视,现在价位逐年攀升,一度成为藏友们热议的话题。 “白玉金边素瓷胎, 雕龙描凤巧安排;玲珑剔透万般好,静中见动青山来。”瓷器,古往今来深得藏家青睐,晚
  • 0
    粉彩名品,百花不落地 乾隆一朝,瓷艺精进,榷陶使者唐英殚心竭虑,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括中外良器之
  • 0
    东方女子,天生佩玉。在手腕间,玉镯总有说不尽的婉约与气质,这种内在可以说专属于东方美人。玉镯代表着一种精致、古典的美丽,备受女性的青睐。事实上,玉镯不仅仅是晧腕上的装饰品,它随着文化、历史的发展更多了一种无可比拟的收藏价值,是收藏市场是非常热门的盈盈珍品,既可作传家之宝,又能用以收藏投资,价值着实不菲。 玉是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而玉手镯文化又是我国玉文化的重要组成。玉镯文化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
  • 1
    红绿彩是元代景德镇从宋加彩工艺中分离而独树一帜的釉上装饰彩类。即器物上仅用红、绿两色绘画,低
    hu树林 7-1
  • 0
    自古以来,玉石就被视为天地的精华,在古代曾被视为富贵和地位的象征,至今仍是很多人珍藏的首选,
  • 0
    秘色瓷,中国传统制瓷工艺越窑青瓷中的精品,中国古代越州名窑(今浙江一带)进贡朝廷的一种特制瓷
  • 1
    广彩是广州地区釉上彩瓷艺术的简称,亦称“广东彩”、“广州织金彩瓷”。指广州烧制的织金彩瓷及其
    著名柯基 16:04
  • 0
    数千年来,寻找“黄”、“红”为主色调的玉石,可以说是所有玩玉人的梦想,因此,当田黄石现世后,
  • 0
    说到古锁,大家并不陌生,以前几乎都是每家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如今,随着科技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
  • 0
    中国历代文人雅士皆爱紫砂器,紫砂壶又被誉为中国的“茶具之首”。明清时期,紫砂壶更是成为朝廷进贡的贡品。 紫砂文化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博大精深,使得紫砂壶成为当今收藏界极具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宝物。 紫砂壶之所以能超越一般陶壶,成为一门独特且享誉世界的艺术,是有其原因的。它不是一门浅薄而毫无根基的艺术,也绝非是孤立的艺术。在紫砂艺术发展的道路上,无数紫砂艺人勤劳地完善着这门艺
  • 0
    第九、十期《名家说宝》节目录制的热度还未散去,今天又迎来了《名家说宝》节目的大型鉴宝海选活动
  • 0
    五颜六色、璀璨多姿的颜色釉陶瓷,凝聚着中国古代陶瓷工匠的聪明才智,或热烈、或奔放、或沉稳、或
  • 0
    珠宝收藏行业前景无限 如今,有眼力有远见的富豪们都频频现身于珠宝行业,王健林买下了一亿的翡翠,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