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人类学吧
关注: 46,424 贴子: 2,453,971

人文自然 基因研究

  • 目录:
  • 自然学科
全部
  • 122
    统一了左下角的比例尺,方便大家横向对比不同大支在全国的实际比例,包含了O系三大支,N1南北两支,C3南北两支,Q系整体
  • 28
    多地域遗传演化建模揭示苗瑶语人群遗传起源和远距离迁移模式
  • 99
    “在2023年黄河考古论坛上,河南大学武喜艳教授作了《河南三门峡地区虢国人群基因组研究》的报告,公布了周文王弟弟虢叔后人建立的虢国,其国人墓葬父系以N和Q为主,常染色体上与现代汉族具有延续继承关系。” “本次公布的数据,主要来自两个遗址,位置均来自三门峡市,一个是西周时期位于三门峡市李家窑的上阳城遗址(SYC人群),另一个为春秋时期的三门峡下辖的义马市的上石河遗址(SSH人群)。根据《三门峡市李家窑遗址发掘简报》
  • 20
    主要分布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一带,即兴海、同德、共和、贵南、贵德等县高原盆地的河谷地带,也有可能到了黄河上游的其他区域。宗日遗址发掘出土了一批造型粗糙和彩绘风格粗率的彩陶,在夹粗砂乳白色陶胎上施紫红色彩绘,图案较简单,以细折线构图,以三角体变化而成的细长线条的组合或细长三角体衍生出来的像生图形的组合。这些图案化的表现,形成了一套风格鲜明,自成一体,与其他各种彩陶类型都完全不同的独特文化面貌。这些
  • 160
    高山城遗址和云南海门口古人,y染分别是一例D-Z31591(马家窑文化)一例m117(O-Z25915)一例f46(O-MF84329)。这些基本都是西北藏缅遗址常见类型,不过这次1642推测是南支也就是岭南1730的上游。
    zhutx1945 5-11
  • 44
    2022年10月4日的文章《Negritos in Taiwan and the wider pre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 new discovery from the Xiaoma Caves》 台湾东部海岸山脉的台东县成功镇小马村附近,距离太平洋仅有百米咫尺的XiaomaCave(小马洞)遗址 近期考古发掘出土一个距今6000年女性人骨(含完整头骨),编号为NO5号(小马洞5号),头骨形态原文认为具有十分强烈的热带人种特征,与现代菲律宾一带的尼格利陀群体在解剖学上近乎完全一致(一致性远超亮岛头骨,见原文) 由于该头骨形态特性在现代东亚人群
    季驳常 10-22
  • 9
    ZlatýKůň,4.8万年?,捷克 Ust'-Ishim,4.5万年,俄罗斯西伯利亚 IUP Bachokiro,4.2-4.6万年,保加利亚 Oase 1,4万年,罗马尼亚 田园洞,4万年,中国北京 Kostenki 14,3.7万年,俄罗斯东欧 GoyetQ116-1,3.5万年,比利时 BK1653(Bachokiro),3.6万年和3.5万年 Salkhit,3.4万年,蒙古国 AR33K,3.3万年,中国黑龙江省 Yana RHS,3.1万年,俄罗斯楚科奇 Pavlov1,3.1万年,捷克 Dzudzuana,3.1万年,格鲁吉亚 Vestonice,3万年,捷克 KremsWA3,3万年,奥地利 Sunghir,2.8万年,俄罗斯东欧 Malta
  • 7
    旧石器晚期和中石器时代 早期新石器时代和中石器时代 新石器中期和早期铜石并用时代 晚期新石器和铜石并用时代 钟杯器文化和绳纹器文化时代 青铜时代
  • 32
    尼安德特人样本,被发现于北高加索地区的俄罗斯阿迪格共和国境内,这是母系 父系 丹尼索瓦人的样本,被发现于俄罗斯阿尔泰地区
  • 45
    不久前,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付巧妹团队携多个研究组织对新疆地区古代人群开展的大规模,系统性古基因组研究成果。古基因组来自于新疆不同区域(主要是西部、中部、北部和南部)的遗址中的201例遗骨(矫正年代测定为距今5043-515年),主要分为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历史时期。 一. 新疆地区古代人群不同时期的遗传结构分析 1. 新疆青铜器时代 付巧妹团队发现,新疆西北部青铜时代早期人群与早期草原人群(如阿凡纳谢沃)及伊朗新石器相关人群(如
  • 38
    发表于《自然》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早在大约7300年前,一名住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上的年轻女子拥有令人惊讶的古老东亚血统,并混杂着丹尼索瓦人的一些血统。而这也是在亚洲大陆和澳洲之间海洋的巨大岛屿和环礁区的华莱士区(Wallacea)首次发现古人类DNA,这一发现挑战了先前已知的早期人类迁徙。 该18岁女士被发现于托阿拉石器文化遗址一个叫Leang Panninge的山洞中,2021年对她进行了dna分析,这是首次对亚洲大亚洲交界处古人骨的基因分析。
    拓扑维度 11-25
  • 61
    付巧妹团队研究人员发现,有一个遗传变异体EDAR V370A在末次盛冰期快结束或之后不久的时间里频率升高。这个遗传变异属于亚洲人特有,毛发较粗、汗腺更多和铲形门齿的特征都与此有关。 【EDAR V370A】东亚人特有的基因突变 V370A在东亚群体中受到强烈正选择,该位点大约在 三万年前由始祖型370V突变产生衍生型370A。 EDAR V370A在汉族中的频率60~90%,而在欧洲人群中则近乎缺失。而且该位点是一个“一因多效性”的突变位点。 1.【东亚人更会出汗】 人群
  • 611
    关于东亚父系NO起源问题,多数人认同西南起源说,但相当部分人认为西北/北方起源说。双方各持一辞,似各有道理,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随着随着古DNA提取及测序技术不断完善,南北各地古DNA数据量越来越大,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祖先起源的认识。现有的古DNA数据,与西南起源说、西域起源说有很大的出入。根据考古调查报告,新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华北地区及其山东一带发现了很多N-M231,晚期开始出现了O-M175,南方新石器中期至末期出现了很多O-M1
  • 110
    关于原始父系为rq的人群的体质特征,可以说一直以来是众说纷纭,父系为rq的人群换体质换的很快,要想追踪其原始体质特征就必须定位到ANS-ANE-EHG谱系: ANS(Ancient North Siberians, 标杆为Yana RHS,父系为p1,母系为U,距今31600年)是古北西伯利亚人群,成分上可以看成是70%的西欧亚成分混合30%的东欧亚成分。 ANE(Ancestral North Eurasians, 标杆为马耳他男孩,父系为基底R*,母系为U,距今24000年,和Afontova Gora人群,距今18000年)是古北欧亚人,可以看成是ans的后代
  • 37
    论文名叫Y-chromosome haplogroup diversity in the sub-Himalayan Terai and Duars populations of East India 父系采样375人
  • 10
    中文简要: 我们分析了来自日本47个县市的11069名日本人的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数据,以了解他们的遗传结构。通过主成分分析,我们可以研究地理与遗传分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日本各地本土人群的遗传并不同源,其遗传结构主要受到绳纹人祖先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其中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如今的四国地区(如德岛县、香川县、爱媛县和高知县)的日本人个体与中国汉族基因接近。因此,弥生时期东亚大陆移民的遗传成分可能在日本四国地区得到了
  • 395
    汉族是农耕民族,看看这个人口密度分布与耕地百分比的分布图格局很相似。
  • 40
    大家注意啦!所谓的常染偏北偏南这是相对论,这处决于K值的变化,打个比如:当K值=5时,龙山仰韶时期的常染是偏南的,他们更接近南亚语系人种,再看看后面的设置,当K值=7时,龙山仰韶人却接近青藏高原区的藏缅语族人种了。也就是说古南亚人与古黄河人基因交流产生了分化,所以K值增大,下游支常染显示偏北了。 再看看付巧妹画的迁徙图,古黄河人向南北两端迁徙的,最后形成了东亚人与西伯利亚东部人群常染类聚了,即:欧亚人种划分,
    xkfdkyq 7-17
  • 11
    包含了仰韶古人,商代古人,以及国外的纳赫特埃及贵族等等这些古DNA的txt格式数据,可以自由使用各种计算器 主要更新在这个论坛,因为分子吧交流的不够专业,本人可能并不会一直在本吧更新,所以可以关注下发的这个论坛链接,谢谢 https://club.yooge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7&am 这是可以把下载的txt格式转换成23andme 或者ftdna等等这些格式的工具 https://dnagenics.com/dna-kit-studio/ 这里可以使用各种计算器(使用计算器不需要转换格式): https://dnag
  • 49
    中国苗族群体父系单倍群及民族血统构成情况简介(23魔方)
    冬狩 5-18
  • 28
    23魔方的藏族群体样本民族血统构成情况 补充一下西藏藏族的父系单倍群构成情况 帖子链接 中国藏族群体父系单倍群及民族血统构成情况简介 https://mp.weixin.qq.com/s/B1No1ctDT7SsC2H4_WRvsQ 23魔方的彝族群体样本民族血统构成情况 帖子链接 中国彝族群体父系单倍群及民族血统构成情况简介 https://mp.weixin.qq.com/s/tWqTdMe07NRIdoM3jKLnLA 讽刺的是,经常被吹捧的四川彝族的上层血统也不过是西藏最基本的100%藏缅而已
  • 580
    这篇文献非常有意思,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蒙古草原人群的常染变迁。 首先介绍一下所取的各成分代表什么:绿色ANA—古北亚,相当于现代北亚常染和现代东亚北部(汉族北部)常染的混合,代表为鬼门洞人群和现代尼夫赫人;黑色ANE——古北欧亚,相当于70%的东欧早期采集者EGH+30%的ANA混合;红色Afanasievo,相当于EGH优势+部分CGH+少量ANA;土色BMAC——相当于CGH优势+少量ASE和EGH,文中称其为Iranian-related,也就是伊朗人群相关成分;淡青色Bakail——新北
    ImDogGod 4-30
  • 149
    随着这几年来,常染色体aDNA研究的深入,关于印欧人起源的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观点,其中不乏对于伊朗(或南高加索)起源的探讨。 颜那亚文化(Yamnaya)是在现代俄罗斯北高加索到伏尔加河和顿河流域的一个早期文化,时间在公元前3300年到公元前2600年。近几年的研究普遍认为这个文化应该和印欧语向东欧、中欧腹地扩张直接相关。颜那亚假说比起之前的欧亚草原-库尔干假说最大的修正在于,承认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存在高加索以南向欧亚草原的人
  • 47
    【EDAR V370A】东亚人特有的基因突变 V370A在东亚群体中受到强烈正选择,该位点大约在 三万年前由始祖型370V突变产生衍生型370A。 EDARV370A在汉族中的频率高达95%,而在欧洲人群中则近乎 缺失。而且该位点是一个“一因多效性”的突变位点。
  • 35
    2018年首次对乌拉尔语系的15个群体的常染基因进行了研究,涵盖乌拉尔语系中所有的主要语言。由于芬兰人、萨米人各有二个群体,所以实际有17个群体。
    johnl 11-28
  • 16
    C单倍群现有计算年龄接近4.8万年,与N、O、R、Q、T、I、J等单倍群所属的大类“F”年龄接近。 因此,虽然该单倍群只用了1个字母表示,但内部差异非常大,跨越了澳大利亚土著、南岛人、南亚人、西亚人、欧洲人、日本人、北亚人、北美土著、汉族人等不同人群,几乎涵盖了全球各种肤色、体质。 拓展阅读:C是棕色人种吗?是老亚洲人吗? https://www.23mofang.com/community/topics/5982812f2b9b460982fdec C在全球的分布概况如下: C1a1 - M8: 日本 C1a2 - V20:欧洲 C1b1a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3

会员: 传教士

目录: 自然学科

友情贴吧